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  相似文献   

2.
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园城记》是芦焚从1938年9月至1946年1月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历时八年,几乎与抗日战争相始终。在小说出版时,编者就介绍说,《果园城记》是作者“最得意的短篇结集”。事实确实如此:三十四年后,劫后余生的芦焚重编他的短篇小说、散文选集时,删去了一些自认为保留价值不大的作品,却将《果园城记》中的二十篇悉尽收入。称《果园城记》为芦焚“代表作”,大概不会有错。  相似文献   

3.
<正>《说书人》是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里的一篇颇具个人风格的作品。这篇文章乍一看仿佛是一篇散文,实际上却是一篇小说。师陀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将散文手法融合进小说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风。当我们细细研读此文之时,我们除了在文风上为它叹服之外,还会为师陀对梦想与现实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而叹服。本文名为"说书人",我们在研读时可以发现一个让人感到很有趣的存在。文章在第1——6段集中写了  相似文献   

4.
《果园城记》是师陀对小城题材的独特创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果园城”是作者追寻旧梦而构建的寓言性小城,因此,整部作品集流淌着师陀对“果园城”的复杂情感一温柔的爱与沉郁的恨。这份深沉的情感在《果园城记》中由贯穿作品集始终的“时间”承载。在“时间”的流逝、映照中,作者引领我们看到了“果园城”的凝滞不前与“果园城人”的习以为常,也留下了一个寻梦者在爱与恨的边缘求索、反思“果园城”悲剧之根源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边城》——解读人性至善和民族命运的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君 《现代语文》2006,(10):120-120
喜欢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许欢张爱玲先生的《倾城之恋》,喜欢师陀先生的《果园城记》,却更衷情于沈从先生的《边城》,不是别个,只因为其中近乎童话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认为它奠定了师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利用回忆来介入现实,通过《果园城记》描写了果园城人的生活现状,果园城人是有期待的,但果园城的滞重与衰败让人感到迷惘和守候的彷徨。  相似文献   

7.
《呐喊》与《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作品,代表了新文化的反传统属性。《呐喊》与《彷徨》一方面展现了新文化的基本价值立场;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理念,在新旧传统文化中间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化情结,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多元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师陀先生是以乡土文学而知名的作家。他的《果园城记》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战前日益凋敞的封建乡村的生活场景。其中,让读者体味最深的是弥散在作品中沉郁、复杂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是一对关系颇为密切的价值共同体,是一种天然的关系性存在。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的逻辑理路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建构性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其价值追求是提高大学生主体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1.
外国文学史的编写是对异域经典的一次跨文化重构,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异域经典的价值和面貌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双城记》被誉为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自译介到中国以来便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其文学史地位超然。对比英国本土文学史,《双城记》的经典地位却迥然有异。《双城记》在中国的经典化与中国评论界的跨文化阐释密切相连,正是权威评论家的重新阐释,发掘了《双城记》的经典意义,为其再经典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活》教材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路,坚持文化共性(文化一般理论)与文化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按照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内在逻辑展开,具体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单元。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生活》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中教材选取的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为研究文本,进行文本思考,思考《故都的秋》一文所具有的的美感。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里,是个悲情的范畴;虽然也有黄金时节收获的寓意,但悲情依然是那些文人墨客们惯常表现的主流。但郁达夫先生对秋意的艺术美的热爱,丝毫没有悲情、愁闷的颓废气息。同时在教学中也提醒教师应把郁达夫先生积极追求、寻取美的乐观精神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最近听了一堂公开课《说书人》。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复述故事,梳理小说情节,把小说分成开端(叙述"我"第一次见到说书人的情景)、发展(叙述其不幸的命运)、高潮和结尾(说书人的死亡和"我"的心理活动),对小说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然后归纳出社会黑暗、人性冷漠的结论和人性的陨落与升华的主题,最后拓展到现实中的人物如何在苦难中的坚守。课堂中老师说得最多的词语就是"情节"两个字。  相似文献   

15.
师陀的《说书人》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淡化情节,定点白描"的散文化笔法,所以文本的解读多是聚焦于人物描写、叙述人称、环境变化或文化隐喻等方面,但在语文教学中无法寻找一个核心主线将教学重点串联。因此,笔者意图从"声响"描写出发,一斑窥豹,对构成"‘说书人’与‘小城’的一曲挽歌"的三重声响进行细读研究,探寻文字深处的"生命密码",为《说书人》的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2013年9月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必修三《文化生活》新修订版正式在全国使用。相对于旧版本而言,新版《文化生活》更能反映党和国家重大理论、观点的新发展,更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论断、新提法。本文试图从新旧《文化生活》版本的比较中,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修订中的体现和落实,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进行"核心价值"的培育和彰显。一、《文化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对其中所涉及的农村文化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教材全体文化的56%;并预测出2013—2022年新一周期里,新编或修订版教材中农村文化所涉及内容应占比例约为43%。解决教材中农村文化偏少的主要对策有:按照农村在校小学生数在全体在校小学生数中的比例,并结合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调整教材中农村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调整农村文化部分子维度内容的呈现,矫正教材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偏向;在教材中适当增加"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村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我国未来小学品德课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果园城记》里既有城里的人,又有人眼中的城。多重透视完成了对城与人的命运观照,并使其具有一定普遍性,把果园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新学期开始使用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略有调整。师陀的《说书人》进入了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安排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后。《说书人》的备课,应立足以下三个角度:备选文——续体裁,重主题;备主旨——爱个人,恨时代;备叙事——比鲁迅,明师陀。  相似文献   

20.
《上海手札》与《果园城记》不管在创作时间还是在意义逻辑上都呈现连续性,在对中国“现代”和“现代性”体验、沉思、描绘上构成互涉、互文关系。从逻辑上说,或许正是上海都市这一段现代生活经验和体验,促使师陀还乡寻觅。一个对城市文明的书写,一个对乡村形态的叙事,两个文本互涉互释和参差对比,共同构成师陀对整个中国“现代”场景沉思的“双城记”。与《果园城记》侧重文化整体性和方向性反思不同,《上海手札》更多抒发了战争中的体验,并倾向于抽象这种体验。比当时普遍的战时散文、报道,《上海手札》具有更多个人性,不仅审美上显得丰裕,也隐伏了沟通当代语境下反思“现代”和“现代性”问题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