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苏伯尔提出,如果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复习中,学生可能会终身记得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过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教师上好复习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简称"UbD",其针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要学习的知识.本文在"UbD"模式为指导下,从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三个阶段出发,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课的设计,探索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的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我们都应该把握一个主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线串珠"。所谓"一线串珠""一线贯穿"的"线",即语文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也就是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支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它要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带动学生深入钻研文本的模式。这样的课堂设计能够使得教学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实在。  相似文献   

3.
复习课给学生的感觉是"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对于一个让教师觉得"难上",学生觉得"厌上"的课型,如何避免单纯"重复昨天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要高度重视复习课,通过自主梳理、错题分析、差异练习三个环节,把复习课还给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既做到温故而知新,又能获得新的智慧生长。  相似文献   

4.
学案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自发性强的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效果地上好生物复习课能让学生在复习时更好地增强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带着问题看书将提高复习效率,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复习是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传统复习方法主动权完全在教师手上,学生完全处于"奴役"的状态,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便产生厌学、恐学的心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合理设计,组织得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可以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凯 《现代语文》2014,(10):156-157
笔者在《曹刿论战》的复习课上,引导学生用“五味”复习法复习了这一篇古文。自我感觉课堂的复习效果尚可,也感到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上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让学生尝点“酸”味 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复习背诵时,指导学生背诵全文,要求声情并茂地背诵,不妨让学生尝点“酸”味,指导学生有味地诵读,背出一点文言的味道。《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要诵读出曹刿的自信、果敢、远谋和鲁庄公的“愚”。不能仅仅是通顺流畅地背诵,更重要的是对几个语气词“焉”、“也”、“矣”背诵出其中的味道,同时要背得抑扬顿挫,进而体会到诵读的乐趣。在复习时,注意让学生背的“酸”点,注意诵读的技巧,这样人物形象就能很快的感知。寓教于乐,学生背会了、会学了、乐学了。在考试中考默写,学生也就会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来。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因为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一样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模式。假如有了这个复习课教学模式,至少可提供一些能操作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9.
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链”,诱发学生化学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旧知识变新。产生学习的沉浸效果。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情境也促使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复习了旧知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复习系统知识———出示练习题———分析例题———布置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致命的弊病:首先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讲解占用将近40分钟,学生的练习基本上放在课外。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学生被动接受,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再次,教师没有获取讲解信息的机会,盲目、随意的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我一直提倡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看成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复习课应"上对"、"上全"与"上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复习阶段这三种教学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2.
要想使课堂保持活力,就要常给学生新鲜感,"复习课"尤其如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变教为学,促使学生变学为教,学导互通、教学相长,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流程,旨在让"复习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期末复习课是整个学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复习课能使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增进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的重要性必将使它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复习课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着寻求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三,复习课是最为常见的课,许多教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常感到没劲"。大家都知道,高三的复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让他们形成新的认识结构。高三复习课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学生学习不能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要达到理想的目标,需要我们英语教师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教学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数学复习课上"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既提高了复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48):162-163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主要是指复习,"温故而知新",时时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已获取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从中探究出新的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升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复习课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复习课开展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或者自己所记的笔记来简单地重复翻看或记忆基础知识,这种"炒冷饭"的复习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复习兴趣,久而久之甚至会使他们丧失复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在本文中我将就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复习兴趣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复习课。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成为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心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以"四边形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为例,通过尝试"预学后教"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复习课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以此获得一定的教学改良。  相似文献   

18.
<正>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有着新授课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但可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而且能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复习课时,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对于他们来说,复习就如同嚼冷饭,难以下咽。那么,如何"烹调",才能使它焕然一新,"风味"俱佳呢?烹调1:"盖浇饭"把新鲜的菜浇在饭上,就如同把旧知识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呈现并巩固一样。《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9.
金升翠 《考试周刊》2014,(72):119-119
<正>我教英语的时间不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每次到了复习课,自己就没有东西可上,只是单一地复习前面单元的课文和单词,效果不是太好,总觉得在走一个无聊的过场,没有很大的收获。后来我不断地听其他老师的课,还在网上看一些专家的课例,如英语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课,我总结到:在教学中,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他们认真学习,轻松掌握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充分启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个性。复习课不能是一堂重复的课,而应是一堂新  相似文献   

20.
李霞 《学苑教育》2019,(8):81-81
复习课是课堂或者阶段教学的总结,是学生对本册内容从厚到薄,知识框架的再认识到深入认识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梳理再生成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认识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教师对复习课深入认识,有效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