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章阐释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通过化学习题讲评、化学课堂教学、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何培华 《学苑教育》2023,(5):52-53+5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怎样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从小就植入爱国主义的情怀,渗入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促进青少年更意愿去接受、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4.
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构建和让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口益凸 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 者,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古 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 化积淀呢?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传统节日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了传统年节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班级教育中,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在新时代越发重要。叶圣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叶圣陶将培育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实现中国人和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经典名篇名著、传统技艺、文物古迹及其背后蕴藏的精神意蕴、道德修养、思想观念、民族智慧、审美志趣,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批判性继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叶圣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类型,关注到了不同类型教育内部的层次架构。叶圣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布局、课程标准制定、文言的教法等确立了基本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时代为观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以创新为指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8.
卓美莲 《考试周刊》2013,(25):187-187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经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演化汇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包括哲学宗教、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典籍、文学艺术等方面。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民族情感在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A0):40-41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教育内容;巧用互联网资源,优化文化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传承乡土文化,实现良好的文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长江 《学周刊C版》2019,(7):154-154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学校能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的过程中,"互联网+"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时尚文化和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导致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反倒淡漠了.其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中国特色”,连着民族的根,系看中华的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小学教育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的宝贵德育资源,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创新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主题。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体量巨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主体。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以成人为主,他们同时承担多重社会角色,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还是职场和社会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主动加强该群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成人学生真正“成人”的重要抓手,更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尽责于国家和民族的体现。为此,亟须从国家政策背景出发,厘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向及其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独特价值,为本领域落实这一文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策略,包括全面、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展丰富有趣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体育领域的渗透与传承,然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思想,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从而重视语文学习,爱上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教材,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郁而鲜活的血液。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既必要又可行。教师应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五千年传承的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将成果内化成学生的美好人格和综合素养,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心系祖国、热爱家园的感情气质”教学目的,以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民族传承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做了探索和实践:以中职语文课程为载体,开发课本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依托,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合理使用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为抓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只有薪火相传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延绵不绝。以下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与大家一起分享。1.钻研文本,找出知识承载点语文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文本则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八课《守信》。我在备课时,仔细钻研文本,找出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承载点,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本和读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文化传承、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选择合适的路径,将节日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创设情境,丰富体验节日通过特定的形式将自古以来的一些器物和习俗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成果。加强对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