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一春天里最让人忧愁的时刻就是清明了,一个春天的细雨都是为这一天而下的。《清明》一诗起句便有无比意蕴,"起得有味"。"清明",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时候,清明在仲春之末、暮春之初,是人们祭祖的时候,也是人们踏春赏花的时候。祭祖本身就很矛盾,  相似文献   

2.
王开春 《学语文》2014,(6):45-46
杜牧的《清明》(见卷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虽然历经千载,却也常读常新,每当我们吟诵起来,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清晰的图景,心中也总有一份淡淡的感动。仔细想来,不禁要佩服作者,何以能用仅仅二十八个字,就造成这久远的魅力。先从诗的首句说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清明时节"是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也可以说是诗歌所写感情的起点。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时日呢?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正是万物生长,草木吐绿的时候,杜甫《清明》诗里说"渡头翠柳艳明媚"。  相似文献   

3.
李斌强 《辽宁教育》2013,(5X):90-90
<正>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阅读起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名师陈琴就在《经典即人生》这部新书里讲述了她的素读教学理念与实践。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所示,陈琴老师认为,素读经典能使孩  相似文献   

4.
正一、"蒙学"经典是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今天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教育,最便捷的途径,莫过于从近百年前的"蒙学"入手,以当时的经典教材作为切入点。这些蒙学经典教材,当然也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智力开发程度进行有序的讲授。《三字经》对旧时代"蒙学"教育的循序渐进过程做出简明的概括:"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相似文献   

5.
《盗火者》是一部教育纪录片。邓康延老师担任此片制片人,与他的团队一起,将目光投到了教育之上。《盗火者》尝试以最直接的方式"炙烤"当下的教育。此片在凤凰卫视中文台连播5集,反响热烈,有网友在微博留言,称这部纪录片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文为这部纪录片的跋。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教学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2012年冬,一位台湾知名人士谈及登陆心得时说大陆根本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比较多。(2012年10月17日《环球时报》报道)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民俗、礼仪等方面,台湾等地区确实传承得比较好;但是在学术、艺术、医药等方面,大陆仍然保持优势。何况,大陆地大物博,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岛屿省份根本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让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我们可以构建传统文化的"陆海空"立体网络,实现校园全方位覆盖。让所有学生看得到、听得见、动手写、动口说;让墙壁说话、花草赋诗、设施传递;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把传统文化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一、校园1.学校可以把上下课铃声设置为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上课前、下课后播放《千家诗》中的一首或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营造语境、掌握句型、文化教学、加强背诵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点浅见,分享同仁。一、营造语境,引领求知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英语对他的影响,把学生带动起来,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使之"随波逐流",这样,兴趣产生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条件就算具备了,这是最好的动力和最有效的激励。单是课堂上的短短几十分钟,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