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中合理投资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高的投资率和低的消费率问题,建立了一个确定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合理投资率模型,并用该模型估算了我国合理的投资率及相应的消费率。分析表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投资率高低取决于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技术上可行的投资生产率,但主要取决于后者由于不同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投资生产率,估算结果表明,更高效率的个体、外资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会内在要求投资率下降,收敛于18%-25%区间内。在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下,合理投资率或储蓄率不应该超过32.4%,相应地,消费率不应低于67.6%。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成本分析,对东西部地区2001-2008年间科技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活动进行投入资源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均高于西部地区的相应指标.从省际比较来看,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区的配置效率偏低,导致成本效率更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建立地区间知识创造互动合作机制来提高配置效率,从而相对地控制知识创造成本.  相似文献   

3.
采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不存在短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较之比西部地区更为密切.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能源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因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者素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必须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企业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总量分析与地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各种消费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居民的总量消费函数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经验估计。结论如下:一是永久性收入假说更适于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二是不同地区居民的永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乘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一定的条件假设下,这将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东西部地区的比较周述实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是:全面发展的中国经济呈现为东、西部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探究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采用国内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内生化的思想框架,内生化RD和人力资本,构造了一个新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Hamilton函数推导出均衡解,并分别与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对提振经济都很重要,但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对提振经济更为重要。然后利用2008—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发现研发资本投入具有外溢效应,透过人力资本,研发资本的作用被增强。  相似文献   

8.
9.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省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文章构建了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并估算出各省区的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率。其次,对各省区以及东中西东北地区作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保持省区经济高速平稳增长和实现省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依据我国1991~2001年的统计数据,对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科技投入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其中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作用最明显,同时提出如何更好的利用科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恩华  刘洪  张龙 《科研管理》2006,27(4):71-75,60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1-2003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广义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投入不但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存在滞后效应;中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只有两年,科技投入短视行为明显;中国在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同时,更要对科技投入的结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优智 《科研管理》2014,35(9):58-68
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LSTR2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LSTR1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到我国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结合相关理论与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业已存在并逐步扩大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客观经济基础、市场取向改革、区域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状况及资源转化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实际的原因则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而且各种因时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1998~2003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和GDP数据,通过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与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起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5—2004年科技投入绩效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问,我国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偏低,并在不同部门表现出了不同绩效,其中来自企业的R&D投入对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R&D投入的管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我国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的关注。文章将从教育投资的角度对“西部后发优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国教育投资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及其显著性差异,而后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教育投资,为如何发展西部经济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资本工具效用异质性视角,研究了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和专业性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具有的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和专业性社会资本确实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由于不同社会资本工具效用的异质性,跨体制性社会资本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下对研发投入的促进更为显著,而专业性社会资本对研发投入不论是在融资约束背景下还是非融资约束背景下都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并且研究发现专业性社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促进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广义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R&D三方面,其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也是促进技术创新的要素,分别从建立指标体系和投入产出模型两方面来研究广义资本三方面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R&D活动的三大主体(大中型企业、社会科研机构和高校)角度出发,利用全国30个省市199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三大科研主体的R&D投入产出弹性均不高,其中以高校最低,而大中型企业的R&D投入产出弹性在三者中最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总结中国宏观经济具有出口依赖型进口和资本利率刚性两大重要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对凯恩斯总需求模型进行修正,分析出口增长对中国广义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模型可识别性和联立性检验之后,利用3SLS法对模型进行系统估计和乘数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出口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并未很好地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出口对资本形成的贡献微小,投资形成主要依赖上期国民收入增长;出口对进口的短期影响过大,而长期影响渺小;资本形成、进口需求与本期国民收入关系不大,而主要受上期国民收入的影响.因此,要警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致使经济陷入“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和“贫困化增长”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