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争吵》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一事,告诉我们朋  相似文献   

2.
争吵     
正课文: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师叫我替他抄写每月故事。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我火了,骂了他一句。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3.
[案例]四年级《争吵》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有学生提问:“争吵不好,‘我’和克莱谛为什么要吵架呢?”这可是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从而达到学习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因此,我问:为什么要吵架,这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些学生认为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有些学生认为是“‘我’嫉妒克莱谛得了奖”。双方各持己见,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快要争吵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电视上的做法,通过摆事实,讲根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也来一次辩论赛。赞成第一种意见的为蓝方,赞同第二种意见的为红方。  相似文献   

4.
咬文嚼字     
"挨"当何解人教版三下《争吵》中有一句话:"终于挨到了放学。"其中"挨"是什么意思?《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解释为"拖延",我认为此解值得商榷。课文里讲,"我"与克莱谛吵架后,觉得不安、后悔,后悔自己骂了克莱谛,觉得不应该做对不起他的事,心里很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人,心里暗暗说向他认错,可嘴里又说不出请他原谅……因为心里有  相似文献   

5.
理线索析重点明道理──《争吵》教学设想杨红雨一、理清线索,掌握主要内容课文篇幅较长,首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带着有利于抓住主要内容的问题自读课文:“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争吵?(1一4节)争吵后两人各有什么表现?(5一8节)争吵怎么解除的?(9一13节...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引入1 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争吵)。2 谁和谁争吵?(板书 :克莱谛、“我”)3 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 :无心犯错、存心报复)4 争吵以后 ,“我”和克莱谛各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 ,根据你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人的表现 ,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 ,同桌可以商量一下。二、学习(一)(汇报)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选择进行跨组学习)(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7.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将相和》。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阅读后两个故事,看你们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默读课文) 生:我想知道两个故事的前因和后果是什么?课文各部分又是怎样联系的? 生:我想知道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赵两国到底谁胜了?谁最有功? 生:蔺相如躲避廉颇,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廉颇后来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1:诸葛亮为什么断定司马懿不敢攻进城里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争吵》是九年义务教材第八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课文赞颂了人与人之间宽容、友爱的良好品质。文中当“我”故意碰了克莱谛,使他的本子也弄脏时,“他说着举起手来”。他究竟想干什么呢?有些教师认为,从全文所表达的中心看,从下文对克莱谛人物形象的描写看,他是个善良、待人宽容、与人友爱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师:对,它会变,我也会变,你们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是什么》。(板书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3.
师: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生默读课文)生: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生:妈妈晚上给我盖被子。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想怎样学这首诗歌?生:我想把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生:我想多读几遍。生:我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来学习。生:我想把诗中写的事演出来。生:我也想仿写一首诗,写出妈妈对我的爱。师: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新颖,就按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自由组合自学)师:你最喜欢哪小节,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14.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15.
[张钧篪——北京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特级教师。今年4月下旬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课观摩大会”上,为2000余名听课教师上了九义小语第八册的《麻雀》一课,共两课时。下面是他上课的实录,笔者依己浅见在其教学片断间试作赏析。]《麻雀》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哪篇课文呢?生:《麻雀》师:这篇课文共写了多少小节?生:七个小节。师:同学们把书打开,大家齐读第一小节。在读的时候,要求大家找出:是谁和什么联系在一起了?一边读一边想。【从分节人手,往下继而分段,体现了中年级段落教学的特点。学生读第一节…  相似文献   

16.
因字施教培养能力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看课题,想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生:写景。师:写的是哪里?那里怎么样啊?生:写的是小兴安岭,那里很美丽。师:想不想知道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是什么样的?下面请大家听老...  相似文献   

17.
师:在今天这个大热天儿里,我们学习一篇能让人体会到凉爽的课文,《第一场雪》。(板书:第一场雪)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课文为什么叫第一场雪?生:作者为什么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生:什么叫瑞雪?生:既然冬天的夜晚格外寂静,为什么还要写些声音呢?〔学生把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是一次集中反馈,这样设计,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师: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说明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这节课我就和大家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还要解决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争吵》一文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期的小说,课文讲“我”在上课时和好朋友克莱谛发生争吵后各自的表现的描述以及“我”的矛盾心理的刻画,反映了克莱谛得理让人和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是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父亲的话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质的教育是教学本文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20.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