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笔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思政课上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时代价值,即传播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诉求,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培养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笔者认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应该包括:积极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引入微课教学,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形式;开展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把生态文明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要有针对性,依据国情和大学生的实际以及生态文明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开展生态国情教育,唤醒忧患意识;正视矛盾,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揭示系统联系,培养整体意识;抵制浪费之风,树立节约意识;心灵熏陶,提升自然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观教育包含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以及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路径设计上,要建立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完善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增强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健全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体系,提高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文明的进程.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淡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较低.我们必须注重家庭对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启蒙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菊英 《成才之路》2020,(11):121-122
高中生物学是与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涉及大量有关生态教育的内容。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学生生态知识的掌握、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两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并倡导对高校非环境专业类学生展开生态教育,以期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有效持久地进行生态保护。基于该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和内容上进行探索,以期找到适合高校非环境专业类学生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上课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从口号走向全民实质参与的前提。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水平还很薄弱,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存在问题、社会生态意识不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教育不够。在这些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应该为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水平做出相应的工作,同时也对公民自我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事实出发,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采用大量调研数据作为重要支撑,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状况作了深入分析,总结分析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践行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以期能从高校教育层面来推动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大学生生态文明调查问卷",利用对南京在校大学生调查数据,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管理者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缺位现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生态实践行为有待提高。同时,利用SPSS统计应用软件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意识、生态实践行为与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培养具有生态人格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教育机制、生态意识淡薄、实践活动缺失问题,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以提高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观作为后工业文明是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校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观养成的重要渠道就是学校教育。通过对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创设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教育过程的生态文明化、组织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对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参与,学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念,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教师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起到引导作用,教师教学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由于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政策性支持、专业师资、专业培训和社会支持,导致生态文明教育的的师资不足、内容空泛、方式单一、资源缺乏等困境。亟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等措施,帮助教师充分发挥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42-43
分析了高中生物学教材涉及的生态问题,教学时采取有效手段,提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巩固生态文明知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文明之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依照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初步探讨了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家庭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潜化性作用以及社会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综合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须改变现状,通过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扩大生态文明教育范畴,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主体重视度,加大校园生态文明宣传度等,来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奢侈消费、劣质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现象不断提示我们,很多人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忧患意识不强。在学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还未形成常态,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有待完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唤醒学生共同体意识,打破学科壁垒,转变教育范式,遵循系统思维,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略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其路径可以是科技、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各种手段,但归根结底仍取决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恶化的忧患意识、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环境友好的道德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生活消费的理性意识。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武装头脑、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把国情教育融入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开展生态行为文明实践锻炼,是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