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媒体作为公众延伸的触角,代公众行使监督权,更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也发挥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报或不报、如何报,都一定程度地对公众认知进行引导,并间接表明媒体态度。在媒体环境日益开放的今天,公众的知情权、媒体的监督权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与此同时,媒体的这  相似文献   

2.
这或许是一个让人惊悚的新闻。但为什么在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媒体报道中被视为是民工愚昧鲁莽之举?为什么在有的新闻报道中看不见这是一个充满着农民工辛酸血泪的故事?当著名的《南方周末》报道《“农民工千里扛尸”背后的辛酸故事》并发出对社会和公众道德良心的追问时,作为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媒体,或许也应该反省和自责我们的新闻职业良知。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以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为主的自媒体快速发展,但是因为自媒体信息发布门槛低、操作自由,在体现公民的言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如果把握不好法律边界,往往容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那么,自媒体可能触犯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如何避免因无知或者对法律边界认识不清而触犯法律?本文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剖析了自媒体在民事领域和刑事领域可能触犯的十大法律边界,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4.
曹东 《记者摇篮》2004,(4):12-12,16
隐性采访是法制新闻报道必不可缺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由于法制新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谓隐性采访,也称暗访.是指新闻记者以部分或者完全不公开自己职业身份、不公开自己的采访工具或者设备、不公开自己的采访意图的方式所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隐性采访既是新闻采访的需要,也是法律所允许的.但它又确实存在侵害公民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龚莉萍 《新闻记者》2005,(11):37-38
有标志意义的《中国改革》判例据 2005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2003年第7期的《中国改革》杂志,刊登了该刊记者刘萍历时一年采写的文章《谁在分“肥”》。该文指出: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在实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员工被迫下岗问题,披露了侨房公司2002年亏损2900万元、30多名职工被迫下岗、总经理年收入30万元等内容,对侨房公司改制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传播全面繁荣,中国传媒业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催生了泛娱乐化的热潮.当低俗、失真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娱乐新闻逐渐在社会转型中迷失,尤其在对公众人物的报道中呈现出盲目炒作、断章取义的伦理弊病.本文从极具典型意义的"宝马离婚案"入手,浅析当前媒体娱乐新闻报道中公众兴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价值博弈,批判其中蕴含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呼吁娱乐新闻的媒体责任,以期为当代娱乐新闻的伦理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众传媒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同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用不仅表现在其不同替代性上,还表现在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上;从多年来单一的宣传功能向传播信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推动经济、服务民众、提供娱乐等多方向延展。这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的较好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较好的生态环境使大众传媒的功能在逐步延伸和拓展中复归其自身特有的本质,愈来愈符合新闻发展的规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众传媒无疑也会遇到种种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市场化程…  相似文献   

8.
贾璋炜 《新闻界》2008,(2):85-86
本文就媒体报道地方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梁孟伟 《新闻实践》2009,(10):42-43
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而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宋澎 《新闻三昧》2008,(10):4-6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类媒体的发展趋势正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到底谁是当今受众的首选,似乎成为了今年业内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社会化媒体的创新,促进了社会化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从简单的即时通信工具到成为集视频、朋友圈、游戏、公众号平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微信,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立,使用户从以往的"被迫"接受信息到"被推送"自主选择信息;从过去的消息阅读者"变身"为消息的发布者。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消息流通"的场所,而且是一个"阅我所爱"、可找到同趣向阅友的互动网络平台。这种转变是立足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基础之上的技术与思维创新,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新型社会化媒体成功的深层原因,对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闫刚 《新闻采编》2009,(2):37-39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舆论监督而导致的新闻纠纷也在逐渐增多。作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  相似文献   

13.
14.
张维宏 《新闻窗》2008,(4):81-82
十几年来,笔者在报社一直从事社会新闻的采编工作,深知搞好社会新闻的重要性。对一家报社而言,头版要闻是重中之重,是门面。而社会新闻版则是社会万象的“橱窗”,人们休闲时的“长椅”,甚至是市民与媒体亲和的“晨练广场”、“时尚餐吧”、“小吃大排档”。说实话,当我在街边的贴报栏搞“民调”时,人们里里外外围得紧紧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美国司法系统与新闻媒体之间互不信任、彼此冲突,主要表现为新闻媒体追求司法知情权、司法系统禁止案件庭审直播与司法信息全程开放.这源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媒体报道权)与<宪法第六修正案>(保障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权)之间的内在冲突,更源于新闻媒体与司法系统各自追求的核心价值与工作模式存在差异.在漫长的权利冲突与权利博弈中,美国司法与媒体逐步注重合作与平衡.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逃脱不了道德问题。"①凡是新闻参与者都应该成为新闻道德的践行者和维护者。但是在现实生活层面,不断有新闻从业者出于各种原因不遵守道德,甚至做出一些失德行为,例如电视行业屡见的"偷拍"现象。本文从这一现象入手,尝试探讨职业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建设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指出:"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报刊在有机地运动着,差错也一定会被揭示出来,隐瞒是不明智的;而报刊在有机地运动着,也为报纸纠正差错提供了便利,纠错将变得轻易而举.报纸公开认错纠错,尤其是读者的挑错被媒体采纳发表,无疑是在保障读者的表达权,同时也是对读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保障;而编辑部和读者之间的制度性的沟通互动,形成了"开门办报"的格局,实际上也保障了读者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被认为是新闻采写中最具难度的体裁之一。和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闻评论更追求表达和传播的效率。然而,往往很多评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忽略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李鹏 《传媒》2012,(5):67-68
随着世界各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愈加显示出其重要影响。媒体的巨大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了因媒体报道引发的矛盾纠纷,一些新闻当事人或受众认为媒体报道存在瑕疵、失实、不公正之处,又或侵犯了  相似文献   

20.
郑艳 《新闻爱好者》2011,(12):162-162
当前,新闻媒体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各家媒体都在追求自己的独家新闻,即使不是独家新闻也要求写得与别人不一样,以便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过去单纯工作总结式的新闻报道已不为大众所认可,教训式的新闻、信息通报性的新闻被媒体自身所抛弃。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生动可读的新闻.笔者认为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