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古声调的研究大致可以为分为三个阶段:是否有声调、有几个声调、声调的分类。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上古声调研究的最新水平,原则上可以接受。但是,其中上古的平声与上声有长短的区别和入声分为长入与短入两类的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古声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否有声调、有几个声调、声调的分类。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上古声调研究的最新水平,原则上可以接受。但是,其中上古的平声与上声有长短的区别和入声分为长入与短入两类的观点,值得商榷,本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于上古声调的论说历来都众说纷纭,前人也有相关文章时其进行梳理,但是都不够全面和深刻.陈第的《读书拙言》否定上古音有四声 顾炎武和江永一方面肯定古有四声,另一方面认为古人在歌唱时不拘四声之限 段玉裁首次从系统上否定了四声模式而提出另一种声调系统.他主张古无去声,只有平上入三声 孔广森的《诗声类》中认为《诗》有三声而无入声云云.本文对历代学者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能给大家在上古声调方面的学习上提供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上古有没有声调、声调有几个、每个声调的具体调值是怎样的,古音学家意见最为分歧,难以有比较一致、可靠的看法.本文就上古声调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做了一番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从高本汉1923年提出谐声原则起直到当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现代音韵学理念下的上古汉语单声母系统研究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分别是:(一)第一阶段:高本汉、王力;(二)第二阶段:董同龢;(三)第三阶段:李方桂、黄侃;(四)第四阶段:甲派:龚煌城;乙派:郑张尚芳-潘悟云.此中(一)(二)与(三)(四)两个阶段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前者主要用谐声分析法和历史比较法求证上古单声母,后者主要用等韵分析法和汉藏语比较法求证上古单声母.认清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方法与贡献有助于推进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古有没有声调?有几个声调?这个问题直到明,清时才被古音学家列为研究课题,然而其研究结果却不一致。顾炎武以为上古虽有四声,但“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因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上,入或转为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音学五书·音论中》)这便是他的“四声一贯说”。  相似文献   

7.
谢艳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6):29-31,39
前人对于顾炎武古音学的认识,大多从其古音学的形成与影响来评价,或对其在古音学研究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而对顾氏研究上古音韵部体系的方法及这一方法对古音学发展的意义认识尚有不足。笔者通过对吴棫、陈第、江永、段玉裁和顾炎武的古音学研究的比较,认为顾炎武之所以能超越吴棫、陈第分出古韵十部,使上古音系研究走向科学的道路,和他在古音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很大关系。后来的音韵学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的古韵分部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人对于顾炎武古音学的认识,大多从其古音学的形成与影响来评价,或对其在古音学研究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而对顾氏研究上古音韵部体系的方法及这一方法对古音学发展的意义认识尚有不足。笔者通过对吴棫、陈第、江永、段玉裁和顾炎武的古音学研究的比较,认为顾炎武之所以能超越吴棫、陈第分出古韵十部,使上古音系研究走向科学的道路,和他在古音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很大关系。后来的音韵学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的古韵分部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百年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著名的画家。”如果要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你会怎么说?说成“达芬奇是意大利人,他是四百多年前的著名画家。”行!说成“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他是四百多年以前的人。”行!说成“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有个著画家叫达芬奇。”行!说成  相似文献   

10.
在上古音研究中,古音学家对阴声韵歌部,或祭部,或至部,与入声韵月部,阳声韵元部的搭配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将对各古音学家有关歌月元部的观点进行梳理,从古音学家在阴阳对转、考古与审音以及上古声调等方面入手,探析各古音学家歌月元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刘冠才:《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两汉声母系统研究》上古音研究,一向是详于先秦而略于两汉。刘冠才教授的《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和《两汉声母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弥补两汉语音系统研究不足而先后推出的两部新作。  相似文献   

12.
从韵律语法的角度来看,联绵词具备"单音步+单语素"的韵律特征,因此,联绵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标准音步,可以借助《诗经》《楚辞》等先秦文献与汉语文体演变研究的成果来论证其为汉语双音化早期的产物。韵律具有内部稳定性特征,基于联绵词音步的声调和对前上古声调存在与否的分类假设,推断早期单音节音步或是声调与联绵词音步相同,或是强弱、长短等超音段特征由联绵词声调反映、固定。  相似文献   

13.
上古音研究,一向是详于先秦而略于两汉,刘冠才教授的《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和《两汉声母系统研究》,就是为了弥补两汉语音系统研究不足而先后推出的两部新作。《两汉韵部与声调研究》(巴蜀书社,2007)讨论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脂微两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也包括质与物,真与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语言与文学》一文中说:"为了欣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美,我们需要懂得古韵和古代声调。"这里仅略说一下声调。声调、声母、韵母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所谓声调也叫字调,它所指的是字音的高低升降。 众所周知,语音古今有很大变化,声调也不例外。一般说来,上古时期的声调是怎样一种情况,目前还不大清楚。我们平时所说的古四声是指中古时期汉语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这种  相似文献   

15.
清代古音学不仅是中国传统小学发展的顶峰,而且是有清一代的一门显学.清代古音学研究当由古韵部学、古声纽学与古声调学这三部分研究组成,但今人通常注重阐述清儒的古韵部研究与古声调研究.至于古声纽研究,通常仅提钱大昕,接下来就是章黄及曾运乾.由于种种原因,蔬忽了清代上古声纽研究源流的述  相似文献   

16.
上古音是指先秦时代的古音,是中国语音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上古音的重要性我们可从明朝著名的学者陈第的话中看出来。他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这表明拿现代的话去念古代的东西当然是不对的,说明学习古音的重要性。然而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合理而满意的系统来表示上古的音韵,特别是关于声母方面,成绩更不显著。所以这门学问到现在还在比较初期的发展中;《广韵》是汉语语音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向来研究音韵学的人,大都把它看作是  相似文献   

17.
一、澳门教育制度历史演进的分析 澳门开埠于16世纪中叶,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其间,教育制度的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谐声材料在考求上古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法的利用由来已久,在陈第《毛诗古音考》一书中,为了求证上古音,他重视利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的谐声材料,同时对谐声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毛诗古音考》中的谐声材料进行分析。从而证明陈第考证古音时对谐声材料的重视和他使用的谐声材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两百名留学生进行大样本的声调感知实验研究,统计各个声调的感知偏误率。实验数据指出,留学生对阳平和阴平的感知难度最大,去声次之,上声最小。较高的偏误率说明学生在建立汉语声调范畴时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声调教学中应分别抓住“高”“升”“低”“降”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对汉语声调的科学认知。另外,对不同学习时间的留学生声调偏误进行分组统计,显示留学生对声调的感知能力并没有随着学习时间的累积有显著的提高,而是在零起点入门阶段学习之后就进入稳定阶段,因而教师必须抓住声调教学的黄金阶段,重视声调教学。  相似文献   

20.
当代的学者们一般根据《切韵》中的押韵规则来推导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认为相同的声调以及相同的元音及韵尾是押韵的必要条件。但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上古诗歌中时,就会遇到异调通押等难以解释的问题。实际上,上古时期并没有产生声调,异调通押只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离散式音变,是一种不同韵尾的互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