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词语涌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经济词语,运用了语言学领域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在充分描述经济现象的同时又与现实生活或当下环境相联系,明确而形象地表达了经济概念,同时也能被大众所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和转喻及其对词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文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及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重要方式,指出词语意义的发展以度义项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是由隐喻、转喻使然,最后。探讨了隐喻、转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情感具有基于生理变化的复杂的概念结构,这些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化的基础,语言表达式又通过隐喻和转喻形成表达此感情的概念结构体系.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转喻经常用于"感情"范围的表达,同一感情范畴可以同时具有转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现象,更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理论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英语饮食词语的语义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迎军  周雪 《考试周刊》2012,(57):70-71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和学习中隐喻和转喻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运用能力将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现象,引导学生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理解和欣赏整个语篇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7.
"麻辣"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转指"麻辣饮食"或"四川",也可以通过转喻突显"刺激",还可以日剧《麻辣教师GTO》为基础,通过隐喻和转喻的合力产生新的意义和用法:突显青春、活力、时尚,或个性泼辣、厉害,或语言直接、犀利、尖刻,或风格独特、调侃、戏谑等。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汉族版本梁祝故事的化蝶结局,壮版梁祝是先化蝶化石再化树。这一结局由汉族版本的"化蝶"意象进行"地方性隐喻"而来;而壮族版本梁祝故事结局内部"化蝶"——"化石"——"化树"意象的转化递进则是靠"地方性转喻"完成。壮版梁祝故事结局所蕴含的"地方性"经验,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又存在着区别.本文试对认知隐喻和转喻的异同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对汉语"手"和英语"hand"做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了"手"的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分析了其多个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两者常常相互作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Niemeier的关于"心"的研究和Deignan的从转喻到隐喻的五个渐变类别都表明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在从转喻到隐喻的过程中存在着连续性。在阐述从转喻到隐喻的连续性的基础上,运用Geeraerts的棱柱形模式分析了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跨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映射过程。而转喻则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是许多语法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汉语中有一类由动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等加上“什么”构成的特殊祈使句。此类句子在形式上表现为普通疑问句的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一些不同于普通疑问句的特点,在语用上不表示特指性疑问。而是起到表“制止”的祈使句功能。文章结合洗家煊(1999)提出的转喻模型及雅柯布森(1956)有关隐喻和转喻与语言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之问的对应性的论述。认为此类句子的句法特点可以从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角度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13.
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隐喻涉及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关系,而转喻一般涉及同一个概念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其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突显性在隐喻和转喻思维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隐喻转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和隐喻是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名词动用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创新。用认知语言学关于言语行为转喻的观点研究名词动用现象,可以得出名词动用实质是言语行为转喻。  相似文献   

15.
水语身体部位词通过转喻的方式可以指称人的性格、情感、情绪、思维、心理品质、判断力等,通过隐喻的相似性原则产生了数目庞大的隐喻表达式。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水语身体部位词的语义延伸,水语的身体部位词通过转喻和隐喻的作用能引申出新的义项,转喻和隐喻二者是连续和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极富意境,一直以来,前人多从叙事学、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其代表作《受戒》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是国外认知语言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但国内学界却较少关注。该文从"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源域"和"框架中的某个元素成为目标域"两方面考查了关联性隐喻与转喻的关系。研究发现:"悲伤是下"等隐喻具有一个转喻基础,而构成转喻框架中的一个元素经过抽象化后成为隐喻的源域。另一类则与之相反,即"知道是看到"等隐喻,虽然也存在转喻基础,但构成该转喻框架中的元素,原本位于相对具象的层面,即所谓合并的阶段,之后扩展至抽象层面,才发展成为隐喻的目标域。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丈从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义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对人类情感范畴的概念化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经验主义认知观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的情感体验,认为隐喻和转喻对喜悦、愤怒和恐惧三种情感范畴的概念化起着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文钰 《考试周刊》2015,(14):81-82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hand义项为语料,分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