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形象,长期以来,秦可卿被认为是一个淫乱之妇,是宁府衰败的根源。本文从小说本身出发,通过对秦可卿出身、地位等的分析,着重论述了秦可卿早逝的原因及对这一形象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秦可卿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同时,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历来的评论多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本文力图通过对秦可卿这个形象的分析,透视作家创作中不严肃的一面,指出秦可卿这个形象创作中的失败之处,以期引起读者和专家们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秦可卿是《红楼梦》的“败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形象不够丰满的一个重要人物,有人因此认为秦可卿是曹雪芹“一时的败笔”。从秦可卿与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是《红楼梦》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4.
秦可卿形象的矛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表现出一种矛盾状态。历来的评论多倾向于接受作者的定论而忽略形象塑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秦可卿这个形象的分析,透视作家创作中的矛盾状态,指出由于作家创作中的不严肃而造成的秦可卿形象创作中的失败,以期引起读者和专家们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这个形象上,留下了大量的疑团。秦可卿形象是一个“镜像”,是一种象征,是“梦”的象征,是贾府走向自我毁灭的象征,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结构意义大于形象意义的人物,是连接《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两个世界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作者塑造了秦可卿这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把她作为“情”的化身,她的毁灭奠定了全书的悲剧色彩。因此,秦可卿是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的集中体现,是《红楼梦》中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7.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是“金陵十二钗”中关于秦可卿的判词,且结合“诗后又画了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这一人物结局的暗示,构成了作者对秦可卿这个人物完整的形象设计。本文主要从《红楼梦》中赋予她的判词着手,结合秦可卿的身世及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于更全面了解作品中对她描写的思想内涵所用。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刘心武潜心红学,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了红学中的“秦学”分支。他曾这样说:“我通过秦可卿入手来研究《红楼梦》,又因为我前面很多讲都是讲秦可卿,所以有的人就误会了,以为我就是研究秦可卿那么一个人物,其实不是的。《红楼梦》是一个艺术宝库,一个思想宝库,一个文化宝库,一座巍峨的宫殿,我从哪个窗口往里望更好呢?我迈过哪一道门槛走进去更好呢?我个人先选择了秦可卿  相似文献   

9.
秦可卿虽出身寒微凄凉,却容貌风流美丽,性格温柔平和,处事谨慎小心;虽幸为宁国府的大少奶奶,却处境险恶,终被封建大家族所摧残,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小说内容看,秦可卿形象模糊且不具体,是曹雪芹众多小说人物塑造中的一大败笔。  相似文献   

10.
本对《红楼梦》中“兼美”形象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审美意义进行了探寻,认为“兼美”形象主要是作“钗黛合一”艺术构思的体现,表现了作的审美理想;对秦可卿悲剧形成的原因也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唐宋地理志书中关于孟嘉落帽之龙山的记载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现象。从陶渊明所作《孟府君传》一文来分析,孟嘉落帽之龙山应在湖北江陵,而不在安徽当涂。从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也可直接或间接证明孟嘉落帽之龙山应在湖北江陵。唐以后的文献中,关于龙山的地理位置在江陵的记载更为直接与明晰。  相似文献   

12.
阮籍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魏晋时期。在生存的夹缝中,在生与死的痛苦煎熬中,在保节和保命的尖锐冲突中,阮籍茫然无措,举步维艰,内心充满了痛苦。具体说来,阮籍的痛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抉择的痛苦;二是良心谴责的痛苦;三是自救失败的痛苦。阮籍的痛苦是多重的。这其中还有孤独的痛苦、屈辱的痛苦。阮籍是暗夜里痛苦挣扎的独行者,是痛苦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  相似文献   

13.
<郑风>的产生与"礼崩乐坏"的时代环境,郑国的经济及文化传统有关."风"之名起于战国,本指曲调,<郑风>也是"雅乐",得名时主要指郑诗."郑声"源起于殷商,在民间流行,得名于春秋,是较复杂,富于变化的新声.<郑风>与"郑声"有各自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内涵,又有交叉点.  相似文献   

14.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是很不相同的:状元宰相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唐;状元高官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五代;状元被淹没比例最高的是五代,最低的是清。综之,宋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相似文献   

15.
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海王国,嗣后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汉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台州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为台州设郡之始。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撤并为临海县,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城关,从此临海成为台州政治中心。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浙江省金华地区规模猪场的球虫病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猪球虫病防治措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金华地区14个规模猪场哺乳仔猪球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不同季节猪场哺乳仔猪球虫感染阳性率64.28%~71.43%,平均66.07%;样品阳性率25.59%—27.93%,平均26.91%,不同季节猪场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腹泻样品和不腹泻样品球虫阳性率分剐为26.99%-28.72%和9.39%-20.59%,差异板显著(P〈O.01);3—22日龄仔猪球虫阳性率12.97%-33.54%,平均阳性率9-21日龄相对较高,15—16日龄最高。表明规模猪场哺乳仔猪球虫感染普遍存在。9~21日龄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志玄安乐经》是珍贵的唐代景教经典,原为清末李盛铎所藏。罗振玉曾最早目睹该经,抗父最早公开披露李盛铎收藏该经的消息,日本学者羽田亨最先研究该经。1935年,《志玄安乐经》售到日本,现藏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2009年10月,该经出版;2010年4月,原件得以展出。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随机选取了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120日龄贵妃鸡、怀乡鸡和北京油鸡三种优质鸡母鸡各24只,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做成切片,用于对三种优质鸡的母鸡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长度和肉品质进行比较,同时对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肌纤维特性方面:三种优质鸡腿肌直径大于胸肌直径,相差范围在0.73~2.6μm之间,其中怀乡鸡>北京油鸡>贵妃鸡;三种优质鸡胸肌密度大于腿肌密度,相差范围在43.18~181.56根/mm2之间,其中北京油鸡>怀乡鸡>贵妃鸡.(2)肉品质方面:三种优质鸡腿肌肉色大于胸肌肉色,差异极显著(P<0.01),相差范围在2.62~9.01之间,其中北京油鸡胸肌肉色大于怀乡鸡,而怀乡鸡胸肌肉色大于贵妃鸡,分别大1.33和3.2,腿肌肉色上,北京油鸡大于贵妃鸡,贵妃鸡大于怀乡鸡,分别大3.64和3.19;三种优质鸡胸鸡和腿肌pH值差异不显著(P>0.05),范围在6.1~6.2之间;三种优质鸡胸肌滴水损失大于腿肌,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胸肌上,贵妃鸡滴水损失大于怀乡鸡,怀乡鸡大于北京油鸡,分别大0.82和3.09,腿肌滴水损失上,怀乡鸡滴水损失大于贵妃鸡,贵妃鸡大于北京油鸡,分别大2.3和3.49.(3)相关性方面:总体上看,肌纤维直径与密度呈负相关关系(r<0),肌纤维特性与肉色呈正相关关系(r>1),肌纤维特性与肌肉pH值和滴水损失呈负相关关系(r<0).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提取茶叶中的槲皮素,优化了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并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茶叶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为V(乙腈)∶V(0.2%磷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测定结果表明:普洱熟茶中槲皮素质量分数最高,为0.143 8 mg/g,普洱生茶次之,两种绿茶的质量分数最低,方法精密度在2.5%~4.7%之间.  相似文献   

20.
古史传说人物中有大容氏,为华胥氏后裔,约与伏羲氏同期。容成氏出自大容氏,又写作庸成氏等。其后裔传到黄帝之“臣”容成这一代时,事迹才略有记载。其后裔部落又形成古国,商晚期迁国于西城(今陕西安康),春秋被楚灭亡,容(庸)姓分迁于各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