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墉城集仙录》是唐代道人杜光庭撰写的一部专门宣扬道教女仙信仰的神仙传记,其书中描述的种种仙凡恋是上清道教关于"道"与"美"的切身表达,具有隽永的道教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女仙传》是中国道教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典籍,但其书究竟作于何时、作者何人,却众说纷纭,似难定论。今天传世所见《女仙传》的内容主要保存于《太平广记》、《三洞群仙录》等书中,尤以《太平广记》在后世影响为大,经考证发现,《太平广记》所引《女仙传》实为晚唐杜广庭《墉城集仙录》的别称,二者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3.
关冰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03-107,116
《夷坚志》中人与异类的婚恋故事可分为人神(仙)恋与人妖(鬼)恋两类,这些故事既有对前代同类题材的继承,也有有宋一代的新突破。体现出城市文化与市民文化日益繁荣情况下的时人意识形态,同时又与后来话本小说中的市民婚恋意识及表达方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墉城集仙录>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是道教史上重要的女仙专传,二者在描述重心、修仙途径、叙述语言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5.
由于道德理性对主体意识的规约与引领,中国作家在20世纪婚恋文学的叙事中基本采取了道德叙事的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制约着婚恋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使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呈现以道德叙事样态。道德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的流变,形成了婚恋文学中个性主义婚恋叙事、革命道德主义婚恋叙事、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婚恋叙事和审美快感化的后现代道德婚恋叙事四种基本形态。婚恋叙事样态的更迭衍变又形象地展示着道德理性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魏晋以至唐代,儒、释、道三教不断调和而以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为基础与核心,这一切使道教神仙思想被极大地世俗化、人生化了。随着道教“仙境说”与“地仙说”理论的提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女神逐渐转变为人性化、人情化特征鲜明的女仙,古老的入神恋故事开始向人仙恋故事过渡,并由最初的修道主题向勃兴的婚恋主题发展。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中涉及婚恋的描写多达十多处,这些描写并非闲笔。吴敬梓对这些婚恋情节分门别类,运用多种描写手段,或详写或略写,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功名富贵对婚恋的影响,强化了“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的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8.
同性恋在中国的存在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从法学的角度对同性婚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世界部分国家已经把同性恋乃至同性婚姻都合法化的今天,中国也有必要对此进行关注。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现状厦学术界研究现状后,提出未来中国对同性婚恋的立法不仅有法理上的要求,也有实践中的困惑,以期引起大家对同性婚恋的法学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婚姻制度、婚恋习俗、婚恋观点三个方面对商周的婚恋文化进行了考察分析,结论是:商周虽然实行的是夫权制度下的一夫一妻制,但由于社会依然保留了部分原始习俗,才使得妇女在婚恋活动中较为自由,对妇女的贞节观也很淡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大学生的婚恋现状为婚恋观教育创造了现实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影响大学生婚恋标准的因素,强调大学生坚持婚恋的基本原则,并且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使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调适心理,增进健康,把握婚恋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2.
《诗经》反映了殷周时期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其中反映婚恋风俗的诗数量最多,从中可以看到那个特定年代的婚恋风俗;人们的婚恋既有尚古之荒蛮、自由,又开始受严格的宗法礼制的约束,既有对原始社会婚恋风俗的传承,又有向封建婚恋风俗的过渡。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婚恋风俗诗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婚恋权是目前大学生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最难以处理的问题。大学生在行使婚恋权过程中存在着“婚恋认知”、“婚恋程式”、“性爱价值”、“性权利意识”等误区,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行使婚恋权,坚持事业与爱情相统一、婚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他律与自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唐前女仙爱情小说的主题演变及叙事结构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前女仙爱情小说的主题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母系社会生殖图腾时期,两情相悦的情爱时期,六朝以性爱为主题的世俗化爱情观时期。与三个时期相应,叙事的结构也呈现出了三种形式:帝王求偶女仙型、男仙女仙交游型、凡男女仙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但高校婚恋教育地位略显尴尬、家庭婚恋教育缺失、社会婚恋教育不足,大学生逐渐转向网络寻找解决婚恋困惑的方法。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表达婚恋态度和获得理解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网络也为大学生传递了错误的婚恋认知,助长了大学生的随意婚恋行为。面对网络给大学生婚恋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从加强对网站平台的监管、建立正规婚恋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建立“家—校—网”联动教育机制入手,走出网络时代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婚恋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对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因素,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需要格外加强。新时期的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重在引导女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同居与爱情、就业与婚姻等关系,同时还要确立正确的婚恋教育目标和掌握相应的婚恋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月香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5-26
本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主题从婚恋的角度进行了纳析:即引生畸形的苦苦暗恋的婚恋形式;夏风、白雪郎才女貌的婚恋形式;夏天义、君亭等世俗的婚恋形式;夏天智和四婶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传统婚恋形式,从而理解贾平凹在《秦腔》中的深情寄托。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刻画了儒林各色士子形象,其中,对不同人物的婚恋描写亦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婚姻状态和婚恋态度。小说中的婚恋因素丰富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表现作者理想的婚恋模式、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维  陈冬林 《文教资料》2010,(2):223-225
大学生的婚恋责任意识不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幸福。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道德风尚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客观因素。指出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婚恋责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客观因素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大学生婚恋责任意识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学历青年婚恋及生育观研究对促进新世纪人才健康成长、现代婚姻家庭现状的研究意义重大。高学历青年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恋形式、伦理责任、生育观念等婚恋及生育观方面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受社会、文化、高等教育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