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近年来幼儿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研究指出,教师应该是为孩子发展提供指导的“指导者”、促进孩子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能和孩子们平等互动的“同伴”……而对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扮演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却鲜有人提及。本文拟从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者角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幼儿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以促进幼儿心理更加健康地发展等三个方面,来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一、幼儿教师心…  相似文献   

2.
裴华 《甘肃教育》2023,(7):44-46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与课程、幼儿发展以及教师自身来看,教师应成为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全程参与者和研究者,成为幼儿学习与生活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本文就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转变的路径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春燕 《教育导刊》2004,(20):34-35
您好!幼儿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幼儿教师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合作、引导。”要求幼儿教师要通过反思实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己的教育行为能真正引导与促进幼儿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建构主义理论的传播及影响,“鹰架教学”颇为盛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希望能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但如何定位幼儿教师的角色,鹰架教学其涵义如何,意义何在……请您就此问题谈谈。  相似文献   

4.
“教育从零开始”已为人们所接受,早期教育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然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极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差距较大。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就必须尽快实现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学者对“学习品质”进行了研究。在学前教育领域,“学习品质”已成为让幼儿教师和家长所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成为制定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新方面。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博士:您好!幼儿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幼儿教师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求幼儿教师要通过反思实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使自己的教育行为能真正引导与促进幼儿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建构主义理论的传播及影响,“鹰架教学”颇为盛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希望能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但如何定位幼儿教师的角色,鹰架教学其涵义如何,意义何在……请您就此问题谈谈。河北张瑞红张老师:您好!看到来信,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我与幼儿园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是幼儿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美国全国幼儿教育协会制定了幼儿职业准备标准,提出了“促进幼儿发展与学习”、“构建同家庭、社区的关系”、“对支持幼儿及其家庭的措施进行观察、建立档案、开展评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一名专业人士”等五项幼儿教师教育的核心标准,还提出了范围广泛的普通知识教育标准。为了适应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幼儿教师教育标准,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为我们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8.
莫源秋 《教育导刊》2004,(10):21-24
关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近年来幼儿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研究指出,教师应该是为孩子发展提供指导的“指导”、促进孩子发展的“促进”、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反思和研究”、能和孩子们平等互动的“同伴”……而对于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还应该扮演心理保健工作角色却鲜有人提及。本拟从幼儿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角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刘锦蓉 《教育导刊》2004,(20):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颁行,为我们描绘了幼儿教育的理想蓝图,也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化”要求。根据《纲要》精神,幼儿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重要的是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幼儿园管理者来说,这不仅仅是落实《纲要》精神的行政工作,更是对如何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课程呼唤新课堂。我们幼儿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反思、研究、改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情境教育”的创导者李吉林老师认为:让师生处于一种情境中,在较长的时间内,或在某一短暂的时刻,这种情境都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即所谓“以情动情,有感而发”,它将成为影响“师”“生”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能促使教学目的有效的实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角色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各方面应该为教师角色历史性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转变为基点,探讨了新形势下培养“反思型幼儿教师”的“全实践”课程设计理念,这是一种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提升幼儿教师的反思境界,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张扬幼儿教师的个性特色,塑造富有主体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幼儿教师新形象,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洁 《课外阅读》2011,(6):305-306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主观上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必然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从过去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目前,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今进入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效沟通,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新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有许多时候甚至超前于教师,于是家长对幼儿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方式,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网络基础技能培训,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幼儿教师成长,培养“成长型幼儿教师”,才能有利于幼教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研究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主题”活动和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其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即正确教育理念的构建者,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活动方案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课程开发、主体教育、人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都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为了使改革有效进行,幼儿教师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做“研究型”的教师。幼儿教师要敢于打破研究的神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勇于反思、探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小红花引发了许多幼儿教育问题,反思产生这些教育问题背后的根源,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此,笔者提出:一、幼儿教师要树立科学儿童观;二、幼儿教师要具有崇高的“教育爱”;三、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公平。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以教育者、幼儿的游戏伙伴和知心朋友、幼儿生活中的母亲等多重角色投入幼教工作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莉 《江苏教育》2022,(74):59-61
教师专业化成为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南京市江宁区九龙湖幼儿园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和思辨的“活性”教育科研生态,促进教师的理念转变、研究方法的改进、实践积淀的丰厚,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动态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的定向培养模式向开放的非定向培养模式的转变,为确保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准,教育部师范司特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研究”,以便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资质和教育质量的考核认定。《幼儿教师教育资质标准(高等专科层次)》即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刊将该成果全文予以刊发,以供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