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对Walker,J.M.T.等人父母卷入的量表进行编译,在江苏省3市4所小学进行测量,以探讨江苏省父母教育卷入的程度因素之间的影响。结论:(1)江苏省家长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偏高。(2)母亲比父亲在认知上拥有更多的效能感。(3)父母卷入程度与子女成绩显著相关,卷入越高,子女成绩越好。(4)家庭收入显著影响父母的角色建构与知觉。(5)江苏家长较高的认知卷入水平与实际上的卷入水平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心理量表的研究方法,对Walker,J.M.T.等人父母卷入的量表进行编译,在江苏省3市4所小学进行测量,以探讨江苏省父母教育卷入的程度因素之间的影响。结论:(1)江苏省家长的教育卷入水平总体偏高。(2)母亲比父亲在认知上拥有更多的效能感。(3)父母卷入程度与子女成绩显著相关,卷入越高,子女成绩越好。(4)家庭收入显著影响父母的角色建构与知觉。(5)江苏家长较高的认知卷入水平与实际上的卷入水平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3.
教育子女是一门学问,我们每个身为父母、渴望子女成功的人,都希望提高孩子的素质,其实,首先应该提高父母与教师的素质。父母、教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个人从他(她)做了父亲(母亲)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与父母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家长行动的指南。对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为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父亲和母亲两者在子女的教育中“争权夺势”;父亲或母亲一方淡出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方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5.
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父母都是教育者,都担负着家庭教育的任务。虽然在教育子女时,多数情况下是某一个家长单独实施教育,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却是通过家长集体的工作实现的。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都必须做到对子女态度一致,要求、教育统一。不能父亲是这种态度,母亲是另外一种态度;父亲这样教育,  相似文献   

6.
家庭中的人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5):M0002-M0002
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他人,就是父亲和母亲。家庭中的人,是影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一个家庭,夫妻是核心。有了孩子后,父母与子女,成为家庭最基本的成员。虽然,家庭中还可能会有其他成员,但是父母的能力、态度、时间、精力,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当然,父母的观念、习惯、兴趣、嗜好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在子女的身上打下家庭和家族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教育子女是一门学问,我们每个身为父母、渴望子女成功的人,都希望提高孩子的素质,其实,首先应该提高父母与教师的素质。父母、教师的素质,其实就是“前素质教育”。这种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个人从他(她)做了父亲(母亲)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这些观念、方法、能力,就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只有那些具备家长教育素质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父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山东、河北、广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数据,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对孩子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方面的影响,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并不存在用“学习设施投资”替代“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的现象,相反,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对子女的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同时增加.研究还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对子女教育投资影响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在子女学习设施投资方面更加偏爱女孩.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在河南省农村选取114名被试,研究农村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特点。研究发现:(1)农村父母在教育观念上明显重男轻女,文化程度越低表现得越严重,母亲比父亲有更多的重男倾向。(2)仍然强调传统的孝道教育。(3)认为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有三个: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其中遗传素质起主要作用。(4)对子女学历的追求不高,对子女职业选择抱有较高的希望。(5)对好父母、好孩子标准的认识比较清楚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小家庭,主要是由父母及子女所组成的.在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根深蒂固,认为齐家是女主人的责任.其实,无论是从人类行为的发展,或是从心理健康细加研究,父亲在家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母亲.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