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从交际修辞观的视角着眼,建立了新的旨在描写和解释言语交际活动的调控修辞理论,认为修辞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效果调控行为,即发话人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参与因素,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的成功实现,并对修辞的本质与性质、修辞调控的过程、修辞策略的构成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认同问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人们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在文化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置于今后工作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人口的流动促进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强化国家认同还必须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撑,譬如,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等的规定。总之,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亦然。它们相互影响,密切相关。谐音是汉民族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汉文化的语音结构和民族心理是谐音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日渐繁荣的成果与逐步泛化的边界是目前修辞学研究的主要矛盾。认清修辞学是语言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后再与其他学科结合,将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现代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破解了语言发生的密码,从而科学、逻辑地证明了“选择”是修辞行为的实质,是修辞学定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文学修辞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的产生与特定时期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社会文化的根由.反过来,文学修辞一旦产生后,它必然渗透进社会文化,反过来对社会文化也会产生影响与作用.本文的重点是论述社会文化对声律、对偶和用典三种文学修辞的影响:汉字文化是汉语声律的基础,佛教文化输入是汉语声律规则被发现的条件,南齐时期所流行的华丽文风则是汉语平仄相配的文学修辞广被采用的文化气候;汉字的音、形、义特性是对偶修辞的基础,崇尚自然的哲学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对偶修辞的思想根基,农耕文明是对偶修辞的文化根据;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文化继承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士人崇尚的风气各不相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文学理论迫切需要整体综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In this study, part of a larger United States project investigating K16 teachers and science reform, we seek to understand how a science professor's participation in a large-scale reform effort affects her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teachers, and reform. The topic in this study concerned how the professor's teaching identity was modified and created by the reform effort as she mediated her participation. A multiple-method approach utiliz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correspondences with four students and the professor, (b)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c) field notes, comprised the data colle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 professor was inclined to try out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er classroom, the project failed to create pedagogical dissonance thus leading to her lack of desire to accommodate a more inquiry-based pedagogy.  相似文献   

9.
修辞与文化现象密切相关,把某一门语言作为外语的修辞具有“跨文化性。”在第二语言习得或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学习者只从母语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目的语的文辞,就会出现修辞上的“文化冲突”,阻碍信息的有效接收和传递。本文就谐音、比喻、委婉语和禁忌语等常见修辞格探讨了修辞与文化的关系,并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除了掌握好目的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外,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只有具备比较广泛的母语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目的语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正在形成,而其中bbs是一种最突出、最活跃、最迷人、最具有个性的网络文化产物.作为新的通信手段以及当代人的新观念的一种自然的反映,bbs中特殊的修辞现象恰到好处地将这种新生事物的特殊性在语言中表现出来了,它充当了众多网民交流思想情感、互通信息、张扬个性的必备工具.本文对所收集的bbs语料进行基本的修辞语用分析,探索几种bbs修辞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机制,并尝试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予以阐释,试图勾勒出一个bbs修辞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1.
化与修辞的关系密切。各种化要素都影响和制约着修辞。本从化结构的视角讨论化对修辞的制约。首先,物态化制约着修辞,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其次,制度化制约着修辞,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自身行为规范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划对修辞也具有制约作用;再次,行为化制约着修辞,也就是说,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也制约着修辞;最后,心态化制约着修辞,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艺术作品等,也对修辞产生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methodology and findings of the emergent environmentalism research project as reported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EER), 4(4). We challenge both the ontological stance implicit in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its explicit epistemology. We argue for a wider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to the research and specifically advocate the use of identity theories to explain personal and social phenomena. We also argue for the use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empower rather than ‘capture’ cultural groups.  相似文献   

13.
康巴文化是当地羌文化与汉藏文化不断融合,且适应当地特有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历史上由于当地人口的高流动性、小规模部落分治的社会制度以及各种外部影响,整个康巴社会内部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局面,也没有族群意义上的康巴认同。文成公主的传说和格萨尔王的传说分别体现了汉文化与康巴文化及其身份认同、康巴本土文化与其身份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 growing tendency of how to communication effective?l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 and languages has becoming a matter of fact. Even though a...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文献摘录、开放式访谈等方法构建妈祖文化测量题库,然后经专家评鉴分析筛选题项,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初步测评,最终编制完成了妈祖文化认同量表。该表分为文化认知、信仰知觉、自豪情感、意愿行为等四个维度,共30个题项。对妈祖文化发源地的福建省居民进行初步测评,得出结论:1)妈祖文化认同量表的构建科学可行;2)当地对妈祖文化认同度较高,尤其是自豪认知度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7.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修辞与化之间是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章不拟从广义的角度对修辞与化做全面的论述,而是仅就狭义修辞中的比喻和委婉语两种辞格作探讨,阐明修辞与化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