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高中新课程”栏目围绕高中历史教学,刊发两篇文章。身处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之一的广东省的谢庚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课改经验和反思。而在本省尚未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情况下,贵州的邹远航老师主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教师们的积极参与,是高中新课程能最终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石,这两篇支章正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三个年头。经过2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感受到了成功与喜悦,同时也有了不少的问题与困惑。 一、成功与喜悦 1.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  相似文献   

3.
轰轰烈烈的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如浪潮一般涌了过来。这个浪潮只能迎,不能拒。那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此我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课改、新形势、新内容、新体系、新方法,在近两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感言颇多,下面谈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破旧出新,教师教学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涌现,但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本文试从小组讨论法、史实与史论、提问式教学、有效教学四个方面来阐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尝试性的改进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改革,历史新课程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构成,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来看,本次历史课程改革是变化最重大的一次,它不仅是内容的变化,更是结构上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   

9.
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我对新教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中遇到新问题的粗浅思索。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秋季河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全面实施,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浪潮涌向高中阶段了,这个浪潮只能迎,不能拒。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既兴奋,又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那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在本文谈了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刘双起 《考试周刊》2012,(30):130-131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历史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呈现出模块型和组合化特征。它能否在实践中顺利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令人关注。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十分有必要。现我就个人的实践体验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将进入课程改革后的首次高考。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考历史复习该怎样进行?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处理好课本、课标和考纲的关系。新考纲关于知识范围的要求形式上与过去相似,仍然是罗列知识要点,但内容要求很模糊。例如考纲有一项要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但究竟要考什么却不清楚,是形成的原因?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该做哪些转变?就教师而言,角色要重新定位、掌握丰富广博的知识、精当地问题设置、"零距离"地接触学生;就学生而言,要求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善于钻研和质疑;同时提出教师必须研究课程和学生、正确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提倡深层次式学习,不反对成就式学习,尽量避免表层式学习。和谐的教育不是靠口号,也不是靠宣传,而应该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但是课外的教育场所更不容忽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教育的功能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才能体现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方面:(1)坚持一个根本性理念——以学生为本;(2)突出课堂教学的"两大设计"——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3)淡化三个观念——"老师说教""理论灌输""知识记亿";(4)倡导四种学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期推出四篇来自乌海市海勃湾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文章。这四篇文章有理论层面的思考,有实践环节的纪实,这对正在参与或即将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们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是近5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如果说,前几次改革,仅是修修补补的“改良”的话,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就是一次课程设置、教材编撰、教法应用的根本性“革命”。其目的在于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使之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更与国际社会的教育模式接轨。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了教材,变了出版社,重新整合了课程分类,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支点,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乃至教育方法、手段;变革我们的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人才观。否则,以不变应万变,旧瓶装新酒,难免有悖课程改革的初衷。今年秋季开学,内蒙古自治区继海勃湾实验区后,又增加16个新课程改革实验旗县。为了使更多的实验者有思想上、操作上的准备,少走弯路,我刊将陆续刊登一批实验者撰写的文章,敬请关注。主持人/孙志毅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5年,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逐渐成长,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教学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本人认为有些老师误解课改理念.过于强调研究新课程标准,使有些语文课缺失内涵。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是科技新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课程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