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类比法,将三元全息书画与激光全息照相作类比,阐释三元全息书画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问题与解答     
“全息照相”的原理及呈像特点是什么?——山东省淄博市一中 刘天宇 答:全息照相依据的是干涉原理,是利用物光和参考光迭加产生干涉条纹,并在感光胶片上记录干涉图样,呈现复杂的、透明度不同的花纹的照片。全息照相的呈像特点是人眼直接去看这种底片时,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照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  相似文献   

3.
陈中银 《金秋科苑》2008,(22):178-178
激光全息摄影与普通摄影有很大不同,无论从全息性、还是信息量上相比都具有巨大的优势,拍摄的方式和观赏的方法也不相同,全息摄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激光全息摄影与普通摄影有很大不同,无论从全息性、还是信息量上相比都具有巨大的优势,拍摄的方式和观赏的方法也不相同,全息摄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的全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宇宙全息统一论”的原理探索了科学的全息性,提出和阐述了科学对象的全息性、全息科学方法、科学全息体、科学全息元、科学全息重演律、科学全息场、科学全息衍生律等范畴和規律.最后,用它们解释了当代科学中的一些全息现象。  相似文献   

6.
全息情报学是运用全息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情报系统的全息现象、统一规律及其本质和机制的科学。但这一学科才刚刚起步,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此介绍了全息论,探讨了全息情报学的逻辑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激光全息存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照 《情报科学》2000,18(5):473-475
本文在概述了激光全息照像技术的基础上,进而介绍了激光全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说明激光全息存储技术正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光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发展过程,同时就其在生产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全息干涉计量、全息存贮,显示全息和模压全息等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作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全息生物学的产生 即使你是一个对生物学知识缺乏了解的人,你可能也不会对这项技术感到陌生:人们从植物的身上取下一小块组织,比如从新长出的棕榈树的嫩芽上切下一小块组织,放在试管里,给它提供一定的条件,用不了多久,它就能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一株幼苗。再把幼苗移栽到土地里,数年之后它就能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叫做组织培养法,这是人们在试管里育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幼苗就叫组培苗。这种技术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已面世许多年头了。 在试管里育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它比组…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科学对全息概念的定义方面研究了元极学中全息性术语,比较了两者之异同,以此理解元极学的理论,如天地万物同三元。在本性元音层次上指宇宙中任何一点都包含宇宙整体的全部信息,在性命层次上指天地万物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表现出的同构(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11.
计算全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立体显示,文中简述了计算全息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了计算全息在三维立体显示中的应用,说明通过计算全息实现三维立体显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们对"全息"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全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神秘:全息图像与普通图像有什么区别?"全息"图像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残存的一角全息照片还能够呈现完整的图像?……这些问题,我们很希望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观察梅花磁针全息诊疗法治疗痹证.方法在痹证患者的特定穴位和反射区应用梅花磁针、增效垫外敷和穴位按压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痹证的总有效率达77.1%.结论梅花磁针灸全息诊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痹证的新的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14.
陈界东 《科教文汇》2012,(34):101-102
本文所述物质全息教学法是以具体物质(明矾)为织梭,以“化学”定义为经,以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操作为纬,以引申触类为组织方法,力图将零散的化学教学内容编织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化学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观看者可以无需像现在的影院需要通过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影片,从而实现真正的3D投影。然而全息投影的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而真正观看的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现在的技术对于全息三维场景成本还非常之高,需要大量的全息投影仪进行配合,但虚拟角色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运用面非常广。本文就全息投影技术中虚拟角色的制作与设计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杨毅 《科教文汇》2013,(28):94-94,98
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观看者可以无需像现在的影院需要通过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影片,从而实现真正的3D投影。然而全息投影的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而真正观看的还是影片本身的内容,现在的技术对于全息三维场景成本还非常之高,需要大量的全息投影仪进行配合,但虚拟角色的技术结合全息投影已经相对成熟,并且运用面非常广。本文就全息投影技术中虚拟角色的制作与设计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理论的全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科学中国人》2000,(7):33-33,64
全息理论受中医理论的启发而产生,并迅速地被引用到各个领域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如果再把全息理论应用于对中医理论的研究,这将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将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张发平 《大众科技》2012,(6):51-53,27
文章简单介绍了计算全息的原理、发展概况和计算全息的制作方法,分析总结了目前计算全息在三维显示方面所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息照相技术是一种利用波的干涉原理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照相技术,目前在科普场馆中的展示通常为静态或动态的全息照片成品,展示形式比较单一。本文通过阐述"全息摄影"展品,将专业光学全息技术从特定环境的实验室搬入科普场馆,并转化为互动式科普展品的研发过程,剖析技术难点和实现方法,总结创新点及高新技术类创新展品研发规律。  相似文献   

20.
全息技术最早于1948年由斯盖伯(DennisGabo)r提出,经过研究发展,2003年首次成功应用于全息投影技术中。而后全息显示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并逐步应用于视觉艺术领域中。现今全息技术也逐渐延伸到中国,尤其是在视觉艺术领域。在国外这一应用已有所突破而中国尚未完善。如何更好的,更有效率将全息技术应用到我国视觉艺术领域创作中是目前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技术的分析以及我国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全息技术在我国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