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新华 《教育》2013,(7):11
上海学生服被检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涉事的校服生产企业海霞时装所在地浦东新区通过其官方微博称,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事实上,早在去年上海质监部门公布的2012年度上海学生服质量抽检结果就显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低。而对于此次"毒校服"事件,上海质监局告知,对于上海校服生产企业没有明确准入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24日,央视《新闻1+1》以《校服如何"致青春"?》为题,对重庆巴蜀中学等推行校服改革一事进行了关注。一时间,巴蜀中学的英伦风校服受到热捧。不少网友感叹:"酷毙了,简直可以拍内地版的‘流星花园'了!"校服,作为中学阶段最主流的服装,很长一段时间,被同学们所诟病。校服太土太丑,校服太不合身,校服每天必须穿……这样的吐槽我们经常会听到。也许是同学们的呼吁有了成效,目前,许多学校也开始大力改进校服。不说最时尚,然而,比起以前千篇一律的蓝灰形象,校服真的有了新面貌!如果,校服也能成为大家所追捧的流行,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吗?用校服致青春,走进各个学校,看看校服带来的不一样的青春吧!  相似文献   

3.
美国今年4月中旬公布的一个调查研究显示:校服有助于改善学校的安全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份题为<实施校服政策:对三个学区的案例研究>的报告为校服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调查发现长期使用校服有助于改善学校的安全状况;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减弱学生对着装的考虑和相互攀比;校服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此外,研究还显示,校服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对同学的友情.  相似文献   

4.
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校服已经更换过好几代,目前学生的校服已经穿了3年。为让校服更能体现学生的风格,体现“与国际接轨,展时代风采”的理念,更好地展现学生的风貌,“五一”前夕,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征集校服设计作品的通知。这一开成都市中  相似文献   

5.
宋新华 《教育》2013,(3):11-11
上海学生服被检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涉事的校服生产企业海霞时装所在地浦东新区通过其官方微博称,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  相似文献   

6.
校服是一个学校的标志,它直接体现了学校的风貌,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在我国,校服设计还相对落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和个性化的发展,对于校服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校服体现了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貌,体现了学校的传统精神。校服设计时应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国外校服的设计思路,在不断的探索中求创新,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中国特色的校服。  相似文献   

7.
校服     
华凯 《湖南教育》2005,(17):43-43
女儿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单,是请家长交钱订校服的。这种通知单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张,以前每一次通知都规定非订不可。今年上面管得严,学校的通知也松动了,说订校服“以自愿为原则”。一看通知我就对女儿说“:我们不订。”女儿问:“为什么不订?”我说“:校服贵。”可是女儿不管贵贱,她只认准新衣服是好东西,吵吵闹闹就是要,直到我答应给她买一套新衣服作补偿,才肯罢休。我带女儿上街买衣服。街上有许多衣服是跟校服一模一样的,我们就买了一套“准校服”,价钱30元。别人穿上新校服的时候,女儿也穿上这套“准校服”。有一天晚上,女儿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8.
校服是陪伴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装备",承载着每个人在校期间的美好记忆。校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的整体形象。校服是一种学生身份的标志,是与一个人的义务、责任和形象相联系的。如何从文化角度挖掘校服的价值,让学生领受校服的馈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朱佳发 《师道》2013,(5):14-14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校服含有有毒物质。对此,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质监部门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校服,并将采购的校服送检验机构检测。(见《东方早报》)上海"毒校服"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的处理态度不可谓不积极,处理的方式也不可谓不得当。可是,倘若校服真的只有"毒"这一个隐患,倒也不至于让广大网友产生"毁童年"的感觉。叫停企业生产容易,让孩子们暂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6,(3):11-11
据报道,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巨鹿路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不用再花钱购置校服了,学校已经取消了统一校服。教育部也强调,购买校服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教育部的这一规定虽然并未正式取消校服,但强调“必须是学生自愿的”。我的印象中,统一购买校服的  相似文献   

11.
校服,是学生时代的一种象征,学生身份的标志。几乎每所中学,都有印着学校名字拼音的校服,几乎80%的校服,都是色彩单调的运动服。日剧韩剧里,校服青春时尚,美剧《绯闻女孩》,简直是校服学院风的时尚坐标,可是,我们的校服为什么永远都是运动服一统  相似文献   

12.
古铭 《教育文汇》2006,(5):21-22
话题:南京一学校竟下“必须”令,学生一次要买11件校服据《南京晨报》报道,南京六合区高级中学附属双语学校的部分学生家长1月11日向报社反映,称学校通知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必须订购11件新式校服,为此他们感到不能理解,因为去年这个时候,每个学生也向学校订购了两套新校服,到现在校服还是新的。学校对此解释说,推行校服利于学生养成勤俭朴素的美德,校方绝不赚一分钱回扣。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开始了,多数学校规定大家穿统一的校服上学。有的同学欣然接受了这一规定,可有的同学却在唉叹:“又要穿那难看的校服了,漂亮的衣服只好收起来了。”统一穿校服究竟好不好?学校应不应该规定学生统一穿校服呢?这个热门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小引】校服涂鸦是指中小学生以校服为画布,以绘画、喷涂和书法等为形式,表达心情、展示个性的行为。在很多学校,校服涂鸦被明令禁止,但是同学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同时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如果说校服是平静的湖面,那么校服涂鸦就是湖面上跳跃的浪花;如果说校服是严肃的天空,那么校服涂鸦就是天空中活泼的白云;如果说校服体现了统一性和纪律性,那么校服涂鸦就是学生个性和才情的绽放。  相似文献   

15.
校服是由学校统一购置并规定学生必须在学校里或学校活动中穿着的服装。我认为:学生穿校服便于强化管理,便于激发中学生的集体认同感,有利于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校服朴素自然,落落大方。法国的作家、政治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  相似文献   

16.
校服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校服文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通过中外校服及校服文化的对比,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校服样式以及校服对于学校的正面影响,从而借鉴其经验,改进我国校服,提升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因个别学校校服回扣问题而引发的学生该不该统一着装的争论,引起我的思考。我认为,校服回扣问题是校园腐败的一种,是成人社会的一种违规、违法问题,而不是校服本身出了问题,没有必要拿校服说“事”。学生统一着装,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校服,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也是展示学生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是学生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一种标志。一、校服,凝聚和展示着学校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管理是高于经验管理、制度管理的一种高标准的管理。文化管理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当然也…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6,(21)
“你看,这身校服和商场出售的运动服比起来,面料样式都差很多,更何况校服还是批量生产,可是价格却一点儿也不比商场的便宜,这其中的利润差谁说得清?”在采访中,一位家长向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虽然这校服的价格算不上贵,但与其质量和面料相比较而言,就另当别论了。”说不清的价格由于现在国内学生装的惟一购买方式就是由学校指定款式和价格,统一为学生量体定制,所以,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和学生就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交钱。这种带有半强制性的校服购买方式已逐渐引起家长和学生的不满。许多家长质疑,学生购买校服的钱是不是真正被用到了校服的面…  相似文献   

19.
我在电视里看到一所学校的校服.据说是国内最漂亮的、排行最高的一套,细细看去,它们完全是韩版的,女生校服,上衣缀着蝴蝶结,下面是折皱短裙,长筒白袜,脚上是系鞋带的皮靴。男生校服,是一身帅气的小西服,配一双高帮的休闲鞋。这样的服装,即使是日常穿着,也不会掉架子。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校服。  相似文献   

20.
韩版校服受学生欢迎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文汇》2007,(3):12-12
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一所中学计划引进韩版校服,一时成为该校女生们的热门话题,她们对即将换上的新校服充满期待。而有些家长因此忧心忡忡,要求学校取消这一更换校服的计划,因为担心孩子只关注校服,而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