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我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同时也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是在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在研究教师教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是美好、快意的,是需要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实现新课改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物理新教材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学书”+“学习活动卡”相结合的教材结构,使物理教材不仅成为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本,也成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学本.教科书主要供学生阅读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辅导讲解.“学习活动卡”主要供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共同探究、合作学习和供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习活动卡”的设立,使建立“学习型小组”显得更为必要.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能参与团队学习、能进行自我思考、能在学习中努力发展自我.下面谈谈笔者对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自主合作学习挑战了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灌输式”、“一言堂”的专制教学模式,改变了强调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彰显,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提升.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尝试应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以便于促进物理教学效率及效果的大幅度提高.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详细的探析了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进入高中时.随着学习的深入.许多学生都感到物理难学,甚至到了学不进去的地步.这与教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研究不够.学生没有掌握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是物理教学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韩先煌 《物理教师》2005,26(5):14-14
在提倡学科渗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认识到数学工具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就笔者观察,有些物理教师忽视了学生数学的学习状况,较盲目地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物理教学,这势必削弱了教学效果,有的还带来了负面效应.所以笔者提出:物理和数学的链接应“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7.
张桂凤 《成才之路》2009,(14):28-28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郭沫若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发挥个性发展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许安涛 《教学与管理》2009,(11):105-106
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听不懂,太抽象”;“上课听得懂,但课后不会做”;“我们不是学物理的料”等等。一些初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学习后,物理成绩出现一再下降、甚至还有不及格现象,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更为突出。有些高中物理教师常常把责任推到初中教学,责怪初中教师不重视物理教学,使学生轻视物理学习,致使学生一进高中学习就掉队。所有这些,都是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方面存在着障碍。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优劣,所以物理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会”和“会学”。这样一来,教师的教法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魏春玲 《考试周刊》2012,(91):143-144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多渠道、多方面地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重要,只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高,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勤 《职教论坛》2001,(4):49-49
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除教师如何“教”外,还就 眼于学生如何“学”。也就是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研究,必须涉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是以什么方式形成物理概念。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思维过程等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2.
本人认为,高一物理难,难就难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的“台阶”.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物理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力,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台阶”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本华 《物理教师》2000,21(8):10-11
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启蒙教学中,教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如果从初二学物理开始,教师就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但可使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借以钻研、探索、获取和创造新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知的优良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知识量与日俱增的新形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新课五步程序学习法,指导学生学物理,即自学→课→复习→作业→充实.这样,一开始就引导学生不断掌握和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l自学探究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探究…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学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想学、爱学、学好。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文主要对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物理实验越来越得到重视.如果没有实验,就不可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识.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本人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杨仲红 《考试周刊》2009,(12):148-149
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还会影响到今后的高中文理分流的趋向。因此初学物理的第一学期尤为重要。初二学生刚拿到物理课本时都很新奇,学好物理的心情很迫切.但受“物理最难学”说法的影响,对学习物理也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为使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我认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难情绪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物理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物理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恰当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物理”为“我要学物理”,使初中学生真正想学物理、爱学物理,从而把物理学好.那么,物理教师应如何讲究方法、联系实际,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去获取最理想的物理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王进峰 《物理教师》2008,29(11):17-18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科带来的乐趣,由“怕学”而转为“愿学”甚至“乐学”,一直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笔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平时的物理教学,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作了一些探索实践,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出发,创设新颖的课堂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之中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排疑解难,学习知识,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并陶冶情操.而新颖的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包含许多的模式、方法,创设“悖论”教学情境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本文从物理教学中的“讲”与“学”的积极性、学习材料的预备性、互动的有效性、练习与实践的自主性以及学习的反思性五个方面提出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物理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