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摩托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所存在的一些力学问题:车身为何要向内倾斜,倾斜多少角度才合适,倾斜对行车安全有何影响等。这是物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体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摩托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时所存在的一些力学问题:车身为何要向内倾斜,倾斜多少角度才合适,倾斜对行车安全有何影响等.这是物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体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中,有这样一道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11面的"问题与练习"第4题如下:题目如图1为 A、B 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请根据图象写出这两个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参考答案本教科书相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2面所给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有句子曰:“此时独坐,僮仆静默,……。”课本(25页)注释15中称,“静默”指“已入睡”。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与原教材相比,有着巨大的进步,但新教材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现就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几个知识的不足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二版第三章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P48)课本的原文是: “苹果落地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要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我们会回答,那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邵敏华 《物理教师》2008,29(9):14-1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13章光第6节光的偏振(p.69)图13.6—1很好地说明了机械横波的偏振现象.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而,新教材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素材,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相似文献   

10.
林贵  叶智毅 《物理教师》2007,28(6):34-34
山东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必修)72页的实验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压力的关系.本探究实验教材这样描述:将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固定的有粗糙表面的水平木板上,用力F拉木块,图1使木块沿水平面匀速滑动(图1),记录拉力F的值.通过在木块上加  相似文献   

11.
更正启示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节课,教材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学习,此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和大量的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学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体味出探究学习的乐趣。其重点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掌握对“变量控制”的物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鸿河 《物理教师》2010,31(1):18-19
1值得商榷的一个插图——第47页图3—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廖伯琴教授主编.教材第3章第47页在介绍卢瑟福发现质子的过程,用图3—8形象地描述2^4He核(α粒子)与7^1N核的核反应,图示所描述的情景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沪科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3》的知识内容包括《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4个二级主题、16个三级主题,相当于传统教材的热学部分,即: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和液体、气体等几章.我们根据教材编写组确定的总的编写思路,努力遵循《课程标准》关于热学部分的三维目标以及编好新教材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编写实践.下面就《选修3-3》模块的编写思路和特点作一介绍,欢迎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1“持久战” 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电荷》一节中叙述:轻轻摩擦几下玻璃棒,然后用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再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用棒接触另一个相同的验电器。  相似文献   

15.
对"问题探讨"的再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中,每一节的开始都有“问题探讨”的栏目设置。这一栏目的设置形式新颖,配有图片或表格,加上讨论的问题对于统领全节内容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因此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该栏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选的《离骚》,有一个难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书下的注释是:“(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这个注释有如下的毛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连之 《物理教师》2009,30(8):34-34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第42页有这样一道题.“通过布制的伞面能看得见纱线间的缝隙,但是伞面不漏水,解释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关于此节编写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走在湿滑路面上,为了不至于摔倒,人们通常都采用碎步。用碎步行走,动作幅度小,速度慢,易于控制,确实不易摔倒。但笔者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碎步行走可以使脚和地面间摩擦因数达到最大,从而使摩擦力达到最大,人也就最容易控制自己。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物理》(选修3—5)中,笔者认为出现了两处错误,建议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