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汉语"中动结构"这一概念在学界确立不久,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动结结构作为跨语言普遍存在已是不容质疑的事宾.各语言中中动结构并没有独特或完全一致(uniform)的句法,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是中动语义(middle semantics).该文从认知的角度,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英汉"中动构式(Middle Construction)"语义特征、语义限制及其认知理据并进行对比研究,探寻中动结构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也能深入了解英、汉语的不同语言属性及其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2.
中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在各个语言体系普遍存在。其共性显而易见。但就其个性差异而言,跨语言对比研究却为数不多。该文从功能主义以及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双语的中动结构,找出其在各自语言中的特点,对比其异同。研究表明,英汉中动结构无论从形式主语的表现形式、中动词的选择还是修饰语的使用上都存在差异,从而也足以解释汉语中动结构比英语中动结构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变化更为丰富的现象。因此,构成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动结构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动因。了解英汉中动结构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者自觉地掌握其差异,实现两种语言间灵活、准确的语码转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燕 《海外英语》2012,(24):250-251,269
英、汉语中存在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该文运用所搜集的英汉语料,对英汉"头"的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对比,简单指出了英汉语中"头"的词汇成为隐喻的基本运作方式,同时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对隐喻映射的影响,指出了不同文化中认知上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中都有一种称为"中动结构"的特殊句型。"中动词"作为中动结构的重要表现手段,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属性、条件、成因等方面,分别对英汉中的"中动词"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从认知角度探讨"中动词"的形成理据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英、汉语中动结构的非典型性基础上,认为藏语中动结构也可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典型的中动结构是受事做主语并且有修饰语,非典型的中动结构是用工具、处所和材料等间接格成分作语法主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广泛收集英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比了英汉语中时间作为空间的隐喻.英汉语中时间作为空间隐喻在概念层面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英语中更多用"自己在动"的隐喻,汉语更常用"时间在动"的隐喻.  相似文献   

7.
尹灿  邓云华  罗深迪 《海外英语》2013,(3X):252-254
中动句是一种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在英汉语中主动句一般是无标记的而被动句则是有标记的,那么中动句呢?鉴于对相关语料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动句是有特定类型标记的。但是,英汉中动句的标记形式却不尽相同,而且这样的类型标记在认知上的亦有其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8.
隐喻的认知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本文以语言世界观为指导,对英汉语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语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行为链模式对比分析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发现汉、英动宾结构存在普遍相似性,除典型动宾结构呈现对称性特征外,英语动宾结构在构建过程中也体现了语义结构的兼容能力,出现代体宾语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思维的隐喻性与转喻性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认知方式;另一方面,汉、英动宾结构的构建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性,行为链模式相逆相异,表现为英语缺少施事宾语,而汉语少见同源宾语等,另外,英语的代体宾语数量远远低于I汉语,说明各民族虽然具有相仿的认知方式,但认知过程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该类结构均由“主词+介词+修饰语”构成,遵循从射体到界标的语序;汉语的则均由“修饰语+的+主词”构成,遵循从界标到射体的视角,语序相反.英汉内向结构是不同的意象,其构建的视角不同.这种视角差异是由英汉语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英语母语者多采用“核心突破式”认知方式,而汉语母语者则采用“外围剥离式”的认知方式来构建意象.英汉语内向结构对射体和界标选定的一致性体现了语言的共性,而语序的差异是英汉语使用者认知方式逆向化在语言中的体现.对外汉语教学要以真实语料库为语言事实材料,从认知方式的高度来解释语言差异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动结构是处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传统语言学更多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动结构的特点、生成机制和选择限制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 WH—移位为理论框架,对英汉中动结构从句法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英汉中动结构的异同和产生差异的原因,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愤怒"隐喻的认知功能分析,探索英汉语中"愤怒"语义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中存在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运用所搜集的英汉语料,对英汉"口、嘴"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两种语言中"口、嘴"词汇在隐喻构建以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异同,同时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对隐喻映射的影响,指出了不同文化中认知上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英汉语中"悲伤"概念隐喻的异同做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其异同进行认知解读。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和认知体验,英汉语中"悲伤"情感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英汉语言中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又体现出个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小型电视新闻汉译英语料库中选取了28个典型例证,分析地方电视新闻标题汉译英中省略的运用规律和认知理据。汉语词汇的单音节特点、汉语连动结构等允许地方电视新闻标题使用较多的词而不妨碍语言的简约。考虑到该翻译活动的目的和译文接收者,汉译英中一些名词、动词和强调词通常可以省略不译。英汉在这些词语使用上的异同反映出汉语的主观投射相比英语要强。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的中动句在结构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在前人对英汉中动句的比较基础上,在结构和语义上对其主语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进而找出英汉主语的不同之处,有效地应用到中动句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篇结构、衔接手段的运用和主语主题等方面对英汉语篇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语篇之间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美.因为英汉语篇的产生,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英汉民族的哲学、审美习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作用,同时,也能在英汉民族的文化中找到例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试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找出存现动词在英汉语存现构式中使用频率的不同及其认知理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英汉不同的哲学传统带给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想浸染,并造成不同的哲学思辨模式,从而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的频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英汉语“头”的语料,探讨体验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头”概念的隐喻投射,可揭示英汉语“头”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头”概念在英汉语中构筑的隐喻概念的作用与语义扩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并形成较强的汉语思维定势,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完全摒弃汉语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科学地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业已存在的汉语知识和汉语思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