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宁  易萱  刘娟娟  韩旭东 《高中生》2012,(28):34-35
"‘云’+‘端’"的世界当你步入一个房间,柔和的灯光会随着你的脚步应声亮起。你只需要做一个手势,工作台周围的墙壁上就会自动出现你正进行到半途的工作影像。你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手机,翻出之前在公园里临时构思的草图,在屏幕上轻轻叩一下手指,整个草图便魔术般地直接"跳"到了墙上,与你之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069583720316604938271729上面是一个由4与9组成的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你知道这个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是怎样来的吗?现在我告诉你,它是一个12个“7”乘以12个“7”的计算过程,得数是一个24位数。你可能不相信,那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运算过程(把12个“7”缩小为2个“7”)77×77=(7×11)×(7×11)=(7×7)×(11×11)=49×121=49×(10+101+10)=490+4949+490=5929把上面算式写成竖式,并省略式中的一些“0”,则得到根据这个算式,可以以此类推,从而揭开上面这个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的奥秘。77×77494949495929奇妙的数字三角形!上海市@朱鹏…  相似文献   

3.
一天,老师从"数学王国"宝库里找来这样一道计算题:33333.3×12340-111110×370.2,并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允许使用计算器)。我看了题后,第一感觉是这道题的运算数据较大,数位较多。因此,我首先想到的是用计算器计算,这样不仅计算的速度快,而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学情"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的起始内容.如果钻研教材不够深入,对学情估计不足,那么这节课后学生作业的错误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50-20×3=30×3=90,先乘后减的运算顺序根本就没掌握,头脑中有的是既往的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25+12×6=72+25=97,尽管从计算结果来看不错,但不可忽视如此书写背后的错误想法,即认为先算的结果一定要写在前面;再如60÷  相似文献   

5.
有些学生,做数学习题时喜欢手捧一个计算器,甚至是当问他3+5等于多少?他会告诉你等一会儿,然后一本正经地拿出计算器来,按了几个键后告诉你等于8,运算能力很差。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数学的三个基本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往往过于注  相似文献   

6.
施银燕 《人民教育》2005,(19):30-31
“我会用计算器吗?”如果不是听了华应龙老师这节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一定和刚上课的学生一样地毫不犹豫和不以为然:“当然会!”作为一个学了13年数学,教了14年数学,整天免不了和数与计算打交道的数学老师,能不会用计算器么?然而,40分钟之后,我却不安了:我不知道计算器还有科学型与普通型之分,能算得上“会”吗?遇上混合运算,我只会一步一步地把计算器算得的得数记下,面对计算器上的M+、M R键视而不见,能算“会”吗……我唯一感到的便是我的无知。我想,走出课堂的学生一定也和我一样,对手中的计算器会怀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究的冲动,因为…  相似文献   

7.
兔年春晚,来自宝岛台湾的魔术师丁健中表演的魔术《撕不碎的报纸》你看了吗?其实这个魔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里面的一点点小技巧,你就可以在聚会上小露一手啦!魔术准备:准备2张相同的报纸,将其中1张对折5—6次,叠成一沓,略微用一点糨糊粘在另1张报纸的一角上,然后将这张报纸对折起来,放在桌上。  相似文献   

8.
探索规律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探索奥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规律的方法是多角度的,多样化的,在这里列举几例。一、在运算中发现规律例1计算10×102102×103103×10102×105你发现了什么?能否用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0n·10m,an·am(m、n为正整数)通过计算,观察10×102=103,102×103=105,103×10=104,102×105=107,发现这些式中,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底数10不变,各因式的指数相加作为积的指数:10n·10m=10n m,an·am=am n·上面运算发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规律,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发现规律的方法有利于数学…  相似文献   

9.
兔年春晚.来自宝岛台湾的魔术师丁健中表演的魔术《撕不碎的报纸》你看了吗?其实这个魔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里面的一点占、小技巧.你就可以在聚会上小露一手啦!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四年级“计算器”这节新授课,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2.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以往我们会自以为是地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与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其实,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我认为这些都不需要教。需要教的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的教学实况。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计算器图片)认识这个么?生:(齐)认识!计算器。师:是啊,地球人都知道。那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生1:售货员那里…  相似文献   

11.
消失的果汁     
照片  田坤   《少年科学》2010,(7):62-63
魔术大师刘谦在春晚上玩了一个果汁消失,你一定很喜欢吧!好的,现在小田哥哥就来教你变这个有趣的魔术。  相似文献   

12.
淀粉来信     
《少年电脑世界》2012,(4):40-41
无技术,不"少电"!大虾当路跑,菜鸟蹲墙角!在这个以上面"铁血两条"为宗旨的"少电"团体里,西西从今年开始要发誓告别只能原地画圈圈的身份,立于时代潮头,在E仔里开辟出全新的沟通方式:淀粉二维专用通道。这个二维码直接通向西西的e-mail。只要你的手机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智能机2.具有收发e-mail的功能3.连接网络现在,无需坐在电脑前面,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随时随地给西西发邮件啦!至于如何把二维码转化成西西的邮箱地址呢?丢丢会在本期帮到你哦!  相似文献   

13.
"你的人品值几分?"最近在一些网站上最热门的莫过于一款名为"人品计算器"的软件.这个走俏的"人品计算器"操作简单,只需要输入你的姓名,就可以得出你的人品值几分,同时还会送上一句评语.得分52:"你的人品低得相当可以,是不是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都是你做的?"得分22:"你的人品之低下实在让人惊讶啊!"33分:"说,那些偷拍的照片都是你贴的吧?"  相似文献   

14.
给你一个函数计算器 ,再向你提出一个运算问题 .你能自己“鼓捣”一番 ,“发明”一个新的数学命题或定理吗 ?问题 在函数计算器中 ,角度制常用“Deg”表示 ,弧度制常用“Rad”.请你用x分别表示 1°,2°,3°,4°,5°,…相应的弧度数 ,并在计算器上计算出sinx、tanx的相应值 ,把结果排列在一张表上 .从这张数据表上你能发现些什么 ?提出你的猜想并试着证明它 .操作运算 1 :操作计算器运算 ,并把结果填入表中 :角αα的弧度数xsinxtanx1° 0 .0 1 74532 92 0 .0 1 7452 40 60 .0 1 74550 642° 0 .0 3490 65850 .0 34…  相似文献   

15.
教材体系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用计算器计算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数字真是无处不在的小东西,就连我们的身体里也藏着N多的数字,所以我们安排了这个小测验。在这个小测验中,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要求计算出答案———就那么简单。如果你愿意的话,你甚至还可以使用计算器!现在是不是就更简单了?首先把26加上34。1.小宝宝出生的时候,身上有多少块骨头?(你上面得到的结果乘上5。)2.你身上有几块肌肉?(上一题得到的答案再加上350。)3.你有多少关节?(上一题得到的答案再加上50然后除以7。)4.你的血管总共有多少千米长?(接上题乘以1000。)5.你的神经可以绕地球转多少圈?(接上题减去99996.25。)6.如果你用你的肌肉一…  相似文献   

17.
上面的数字三角形有12排,每排都由奇数个7组成。这个数字三角形是怎样得来的呢?原来上面的数字三角形是12个“7”乘以12个“7”的运算过程。下面我们用3个“7”来证明一下:777×777=(7×111)×(7×111)=(7×7)×(111×111)=7×7×12321=7×7×(11111+1110+100)=7×(77777+7770+700)=7×86247=603729把上面的算式改写成竖式,并省略一些0:如此推下去,我们对上面的算理就明白了。奇妙的数字三角形!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它对于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值得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一、从2+2=2×2谈起这个等式是学生在小学时就会学习的一个简单运算,仅从小学单纯运算的角度加以理解的话,就是从加法运算向乘法运算的过渡,同时可以加以推广:2+2+2=2×3;3+3+3+3=3×4……总之,最后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一句精辟的话:乘法是加法的  相似文献   

19.
新型计算器     
用按键操作计算器总会"手忙眼乱"。于是,我想发明一种不用按键的计算器。当你需要用这种新型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你大声读算式,它就能把它听到的数和符号记在芯片里,一秒钟之后,显示屏就会显示出正确答案。够方便吧!  相似文献   

20.
准备道具:两张纸和两支笔,还有两个计算器。 演出开始: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爸爸妈妈空闲的时间,告诉他们你学会了一个数学魔术,想给他们惊喜。分发给爸妈一张纸一支笔和计算器后,请他们在心里分别想一个数字,但是不要说出来。等爸爸妈妈说想好了,你宣布:“魔术现在开始!请把这个数字加上52.8,再乘以5,然后减去3.9343,再除以0.5。”“算好了吗?”“请将结果减去各人心里最初想的那个数的10倍。”“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