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新陈代谢时刻在进行。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发生。“给力”一词的迅速走红正是互联网发挥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文革”时期产生的新词语为数众多,本文对这些新词语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从音节形式和构成情况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此期新词语的音节形式比其他阶段的新词语长,而在构词上,则有高频使用的构词成分多、“数字构词”多、“军事构词”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规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规范要兼顾语言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要有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和"词竞众择、适者生存"应成为新词新语规范的总原则。港台新词语的吸纳和运用要以贴近内地现实生活,有理、有利、有节为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所区别,有取有舍,吸取不瞎取,使用但不滥用。  相似文献   

4.
词语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是语言中的新鲜血液,及时敏感地捕捉这些新词语并在语言课教学中加以分析和运用,就能使语言教学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73-78
汉语词汇中近五年以来出现了大量由表群体的类后缀构成的新词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指人或表称谓的词虚化、泛化而形成的。拟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选取2009-2013年中由表群体的类后缀构成的新词语,对这些类后缀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其词汇和语义上的特点作出分析和思考。表群体的类后缀构词能力参差不齐,大都以词族形式产生大量新词语。其出现位置逐渐固定,词汇意义也逐渐虚化,正处于语法化过程中。此类类后缀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对此类现象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词汇学和语言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颜娜 《语文知识》2013,(2):47-48
本文试图对新词语的干预方式做出大胆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具体操作步骤进一步细化,旨在使我们的规范化工作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生活催生新词语,我们在以开放宽容的心态迎接新词语的同时,一方面要以科学积极的态度规范使用新词语,鼓励了解吸收创造,强化新词规范意识,增强新词的品味意识,一方面要以忠贞负责的精神守护语言家园,强化民族意识,把握好新旧词语的关系,创造而不能滥造、乱造,求新而不能忘旧,促进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发展,促进语言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孟宪华 《考试》2009,(2):106-106,110
新词语的集中涌现折射和推动了思想的活跃和社会的变革,这一轮新词语主要来源于当代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商品经济的影响以及外来词语;体现了从俗从简、联想自由、诙谐幽默等特点,影响大、范围广。通过这些新词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语言和社会的密切关系,我们应以满腔的热忱去迎接新词语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何苗 《文教资料》2011,(4):24-25
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多元文化与多元社会生活使新词语比以往更为活跃,新词语也因而显现出多元特点。以网络语言为主的新鲜元素在为语言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形成了冲击。合理引导语言和谐问题,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既顺应时代需求,又能促进文化传播、提高人才素质。为更好进行语言规划,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从语言资源保护、语言安全保障、外语教学规划、汉语传播机制、华语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满足语言交流工作需要,从而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1.
新词语发展成为规范的新词语应该符合表义需要、意义明确、合乎造词法、普遍使用这四大原则.表义需要是前提,普遍使用是外在的推动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新词语的社会基础;意义明确是内涵要求,合乎造词法是形式要求,它们共同构成了新词语的语言基础.四个因素互相影响,又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词语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对其如何进行规范已提到日事日程当中。对待新词语要宽容,要有"词语保护"意识,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语,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它们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不断发展变化。汉语新词语的产生有利于汉语交际和思维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用单音语素组合、派生法、用双音词构成四字语、启用死去的词语、为旧词语增加新义项、吸收外来词、修辞学造词法、简缩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许之所  周莉 《现代语文》2006,(6):105-107
语言变异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心理关系密切。2005年,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这促使语言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涌现出了大批的新词语。主要表现为:一是从词义上来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从词语的产生方式来看,采用缩略、仿造、创新等多种表现方式。文章就这一语言变异现象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在语言语音、语汇、语法三要素中,语汇最活跃,是文化特质的最好体现.而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新词语的产生.汉语新词语构造体现出词语形式延长、词缀或类推词缀造词、缩略词构成渠道广阔,吸收外来词的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这是由特定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交际双方的情感和心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区分词和短语,从音节构成、构词类别、语义特征、语义变异等四个主要方面对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中的171条新词语的构词、用词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参照、印证、修正了时下的某些相关研究和见解,并指出了汉语新词语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一、解题 (一)新词语的含义 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词语.在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里,有过三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时期,分别在"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的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18.
朱洁 《考试周刊》2011,(46):40-42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一个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化的主要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脱语义化、延伸、脱范畴化和腐蚀,隐喻和转喻。借助语法化理论对现代汉语"门"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门"的涵义及用法的演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门"的语法化进行考察,可以得知"门"其实是一个多义范畴。本文对"门"的作为后缀的用法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赵越 《华章》2011,(27)
词汇意义是动态发展的,学界方家对词汇意义的动态发展多有论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新词语随即大量产生,在新词语产生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词语意义的产生是由构成新词语的语素意义决定的,很多新词语的构词语素在原语素义的基础上泛化为新的语素义,或衍生出全新的语素义,这一点应引起语言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它不仅对研究新词语意义的变化,而且对辞书编纂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名词性构词语素“客”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