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坚信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科学说明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和拓展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3.
4.
善于总结经验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对待经验的科学态度,具有深远的意义;善于总结经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实践,调查研究,反思,批评和自我批评,试点和试验,一步步地总结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它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科学内涵,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面,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主要地理解为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层面,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主要地理解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具体特征上,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立场和方法,而且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看法。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认识,他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晚年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发展,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邓小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使得他晚年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立足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把握’成功地实现了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继承、丰富与超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对时代主题的深刻感知;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科学解释学原则及其检验标准也蕴涵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当前,客观而系统地分析出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解观的时代特色及其科学内涵,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即没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既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学习。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的重要思想观点。研究其思想并加以比较,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实现十五大制定的党建总目标乃至跨世纪发展战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玲 《华章》2009,(19)
思奇一生坚定的信仰、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研究这样一位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事求是、务实管用、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指引我们党高擎理论创新的大旗,继承和发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 邓小平十分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矛盾精髓、辩证法精髓的思想; 二是马克思、列宁的辩证法的客观性、矛盾的客观性的思想; 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四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五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六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矛盾的思想; 七是祖国统一和对外开放的理论; 八是辩证矛盾的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点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观,即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分清创造式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等,这些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共同面临的问题。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一贯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特别关注青年的成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对青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这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而且对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青年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人 ,邓小平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一方面 ,他从理论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道路等问题 ;另一方面 ,他又立足二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通过支持和倡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力理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重大举措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此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提供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经验和新规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