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霸权战略逐渐改变了其最初的形式。即美国霸权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更体现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世界的影响,文化逐渐成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要深入研究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文化霸权,首先必须对其文化霸权形成的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冷战时被美国视为屉主要威胁的苏联解体。面对变化了的国际格局,美国对冷战后的国家安全环境重新评估,开始酝酿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调整并形成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部分,称霸和维护霸权是美国安全的本质,美国的安全战略都是围绕着这一本质而制定和实施的。从诞生迄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几经调整,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本质并未改变。中国在美国亚太战略调整中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实力与日俱增的地缘战略大国,与美国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被美国视为潜在战略对手,为了遏制中国强大,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中。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美国霸道、强权的揭露 ,还无法充分地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国家仍认可或追随美国霸权的原因。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为转折点 ,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 ,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全球…  相似文献   

5.
雅尔塔格局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处于磨合与调整中,但美国出于控制世界、称霸全球的需要,竭力维持单极化力量格局,抱定旧的冷战思维,在国际交往中延续冷战模式,以中国为新的冷战对手,在国内保守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普世主义等思想的推促下,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掩护,扩弃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及其文化价值观,服务于其全球霸权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霸权"逐步建立起来.文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种族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上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国际政治学家认为"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硬权力"的膨胀是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随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其战略重点,把文化渗透作为征服别国的主要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新”主权理论、“新帝国论”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七股影响最大的新思潮,它们具有伪学术化和功利化、偏见性和歧视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的共同特征。人权外交战略、新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美英等国的外交新战略,它以人道主义和维护安全、国家利益为幌子,实质是为推行以美国为首的、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霸权统治服务。思潮与外交战略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在全球范围形成话语霸权提供便利,二者日益结合成为后冷战时代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化霰权”逐步建立起来,化渗透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种族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化上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建立“化霸权”的内在原因。国际政治学家认为“硬权力”衍生出“软权力”。“硬权力”的膨胀是建立“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随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其战略重点,把化渗透作为征服别国的主要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一体化之所以在冷战期间形成,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被一些欧洲学者称为"冷战的压力"。本文主要论述其中来自美国的压力,更确切的说是来自美国霸权的压力。因此,欧洲一体化的形成也可以部分地看作是美国与欧洲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角逐和较量。美国霸权的形成与欧洲有着不解之缘。实际上,美国立国就是挑战欧洲在美洲霸权的产物。从步入世界舞台之日起,美国就确立了争夺美洲地区的目标,并以欧洲为防范、遏制和驱逐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美国是以确立全球霸权为核心的,防止欧洲出现一个能够向美国挑战的强权是其战略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