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教育内涵与基本形式出现了一些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等特征更加突出,使中职语文教学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创新。教师开辟更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可以遵照“固基——对接——提升”逻辑,先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再衔接职前教育,最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故在此背景下,结合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优越性和基本原则,研究并分析了创新实践路径,旨在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得到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2.
顾蕊 《知识文库》2023,(19):1-4
<正>本文以“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中职语文“走进家乡”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选择、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以及教学评价方法和指标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教学模式创新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创新思维以及加强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研究成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治 《教学随笔》2016,(7):76-77
在职教改革的大环境下,中职语文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如何重新给语文教学定位,如何解决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从生活尤其是专业实践中学会写作,并爱上语文课,成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亟需回答的课题.本文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出发,以"生活化写作"实践教学为例,从"大语文"的视野聚焦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以期引起大家的关切,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国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中职学校肩负着重要职责,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教育改革为指导,大力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方式,加强具有创新性﹑现代化教育新模式的运用。自主合作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对于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以自主合作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开始,探究自主合作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识“才”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以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学生。显然,目前中职的语文教学目标则与此有较大的距离。人教社编辑傅嘉德教授在谈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以下简称:中职语文)的培养目标时说过:“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职商贸专业语文教学中进行专业“渗透”,有效地融合中职语文教学“规定动作”与专业“自选动作”,以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为手段,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及渗透的商贸专业知识,尤其是适应商贸职业需要的特殊语文能力,如口语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为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慧 《知识文库》2023,(24):17-19
<正>“教学做合一”,对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中职语文课为例,从整合关系、强化阅读体验、以“做”促学、把“做”落到实处等角度,结合案例研究,对中职语文教学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让学生在中职语文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的升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把“教学做”当成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在当今中职语文的教学中意义深远。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学过程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目前的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广大教师有必要进行创新思考,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提高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思路,为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学生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现招职校学生的现状及现有的办学模式需要语文老师思考语文教学的途径.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以专业为导向的必要性”、“中职语文教学以专业为导向的有效探索”谈论了以专业为导向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中职学生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缺失的困惑,从中职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增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总结出“四段式”主题教育活动,对提高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索,即以文章、小说、故事等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编排情景剧等方式,对中职学生目标、责任、创新和竞争等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课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严重制约中职语文的教与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办学目标,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就业为本。即中职语文必须归位。必须姓“职”。  相似文献   

12.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阅读与欣赏”“实践与体会”“反思与领悟”三个主要方向去灵活学习语文,其教材设计同样也对应地创设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与提升模块”,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情景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体会阅读欣赏模块的文本,汲取其中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不断充实自己,促进学生养成读后反思、学后体会的学习习惯,以实现中职语文高效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凸显自身特色”,这一教学理念日益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活动展示课也开得轰轰烈烈,但实践过程中语文活动课基本就形同虚设.我认为中职语文活动课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正确地树立教学目标,处理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构建有效的中职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朱丹 《考试周刊》2007,(9):48-49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将中职语文的“基础性”解读成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文化根基或起点,已不合时宜。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中职语文的“基础性”首先应该是指其培育基本职业语文素养,为学生就业提供基础的特性。如此,中职语文课程基础(必学)板块的内容就只能是职业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下,中职学校既要强调工作技能的实践训练,同时也要通过文化课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结合来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面对学生存在的不积极、不主动的学习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尘埃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趣要主动进行课堂的优化与创新,而赏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核心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实践策略,以推动中职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和办学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在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枯燥、乏味,许多中职学生对其学习过程兴趣不大,导致整个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难以开展。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中职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实创新教学以及对其开展的方法进行探讨,以高教版《荷塘月色》为例,对中职创新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许晶 《成才之路》2013,(31):46-47
21世纪是教育立国、文教兴国的时代。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发布落实,中职教育迎采了发展的春天。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语文学科的性质,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掌握一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从业准备的实践技能双重任务。为了激发中职语文的教学活力,我们应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适应未来的职业,培养出掌握一定实用语文知识和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各项职业技术人才。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实践应用、引入社会热点等方面,研究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宋家煌 《成才之路》2014,(16):21-21
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位概念的界定,以学生为本位语文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探索,旨在使中职语文教学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中职学校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既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其职业能力。中职学校要想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应根据相关行业的人才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其中融入职教特色。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联系,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和“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厘清课程思政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探索中职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切入点、创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