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除了有多义性之外,还可以有多功能性的特点,即一个实词,它既可以有名词的语法功能,也可以有动词或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这个词,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担负了不  相似文献   

2.
茶陵方言中的“叽”尾词极为丰富,属于词干加词后缀构成的一类新词,分别可作为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尾,具有成词及修饰等语法作用和附加性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词汇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不同而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并且具有完整词汇意义的词,例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叫功能意义。实词属大词类,虚词属于小词类或叫次要词类。英汉两种语言对词汇的分类差异不大,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在词义的表达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翻译时不能低估这些虚词或者小词。一、冠词在句中,冠词有时仅起语法上的作用。例如,用在形容词的最高级前和序数词前的定冠词,有时能使所限定…  相似文献   

4.
孙纯龙 《初中生》2015,(21):36-37
词义辨析集中考查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设题通常以同义词、反义词或易混词的形式出现.备选项要么属于同一事物的范畴(例如备选项都属于食品类的名词),要么就是词义相近,或者近义动词的同一种时态的现象,或者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一致.解这类题时,先将意义相反或相差较大的选项剔除;再根据已知词对未知词在句法和语法上的要求,选择使句子结构完整、语法正确、语意符合逻辑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5.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1,(4):38-39,41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核心。学习语法,一方面应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一方面应具备分析、辨别能力。具备分析能力,就是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语言结构,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认识语言的特点。具备辨别能力,一是能分别语言事实的异同;二是能辨别正误,正确使用语言。1 语法概说 本节要求认识理解什么是语法,初步认识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语法规律的概括性、稳定性特点。2 词的分类(上) 1)词类划分标准 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结构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根据词的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要求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词类划分。 2)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属于开放类词语,数量多,功能多,用法活,比较复杂。这三类词是词类划分的学习重点,掌握了这三类词的划分,实际上就掌握了大部分词语的划分问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把有关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6.
江苏东海方言中的"子"尾词十分丰富,形成东海方言词汇的一大特色。东海方言"子"尾的语法功能包括成词、转类和衍音三类,主要构成名词或量词,或成为名词或量词的构形语素。"子"尾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有变义功能(改变词义)和增义功能(含指小、表轻蔑、表喜爱),并且"子"尾高度语法化,具有极强的能产性、类推性和较高的强制性,因而成为东海方言中名词、量词构词和构形的显赫形态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往对词类的先行研究,都认为接尾词是词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点在于接尾词的范围认定上。时枝誠誠在《日本文法口语篇》提到的用言型接尾词中,有一类是单纯用作接尾词的词;另一类是可以用作接尾词的动词.补助动词。前者给原词干添加新的意义,同时赋予了品词的变换功能,本身不具有单词的资格;后者给原词干添加了新的意义,本身具有单词的资格。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数词和名词连用时,数词后面总要跟一个词──量词。量词在这时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量词的普遍使用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之一。量词按其语法功能一般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在物量词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量词可以修饰同一个名词,而这个名词又因为所修饰它的量词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同时可修饰同一名词的不同量词,在修饰其他名词时,有时却不能互换,即近义量词一方面有共同可以组合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有不同组合的对象。某些近义量词词义的本源,词义的着重点、应用范围、应用对象、语体色彩、应用后的效果不大相…  相似文献   

9.
按照认知功能分类,汉语传统语法中的量词,或英语传统语法中的量名词,与传统语法中的形容词一起被归在事物属性词范畴。这种分类可以在句法功能上进行证明:首先,与名词不同的是,量词必须出现于表量构式中;其次,名词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又可以充当话题,但“数量”短语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只能充当话题;光杆量词既不能做主语、宾语,也不能充当句子的话题;再次,数量短语可以像形容词一样充当名词的限定词,且必须位于被限定词之前;最后,与其他属性词同现时必须位于其他属性词之前。  相似文献   

10.
说话、写文章要用到很多词。根据同的语法功能和类别意义可分为十二类。但是,分类只能是相对的,一个词一但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情况就复杂了。首先,不是每个词都具备某一类词应有的语法功能,如非谓形容词(微型、袖珍、高速、重型等)就只能作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不能作谓语;另外也不是每个词都具有明显的类别意义,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都表示时间;还有兼类,活用,同音、同形、异义等现象,这给词的归类带来了许多麻烦。我们在语法教学中要确定每个词的属性,需要既坚持词的语法功能和类别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又要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分析每个词的具体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的词性活用是比较复杂的,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依据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地位和上下文意思。就初中第一册的文言文而言,我们认为主要应该掌握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兹从语法结构方面分类举例说明如下: 1、两个名词连用,从上下文意看,如果按并列、修饰、动补、主谓等四种关系讲不通,那么前边的名词就用作动词,后边的名词则充当其宾语。例如:“即书诗四句”(《伤  相似文献   

12.
方位语素属于封闭类,方位语素中有的可以独立构成方位词,有的可以和另一方位语素或其他语素组合成方位词。方位词不是语法功能上的类别,根据能否做句法成分,它可以分为方位名词和方位助词,方位名词和方位助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有的学术书上称为体词和体词性短语。本文将其统称为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其中名词性质的词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时间词、处所词。名词性质的词和名词性短语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经常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  相似文献   

14.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在语法上的一些区别特征对它们进行的分类。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方法,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的结构规则。汉语和德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在词类划分上是既有差异又有共性。  相似文献   

15.
语法里所说的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其分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也参考词的语汇意义。从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词有各类词的特点,类与类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看,绝大多数的词,都只具备某一类词的语法特点和功能,很容易归入某一类词。如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方言中,"子"尾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构形后缀。借用类型学研究的视角,对汉语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构词、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进行考察,发现汉语方言中"子"尾虽然在语音形式、构词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语义特征彼此略有差异,但它们作为名词词尾标志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同汉语中的某些虚成分一样,是粘附性的虚成分,不仅可以粘附在语素、词上,也可以粘附在短语上。  相似文献   

17.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词的类别。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古今汉语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即是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活用,其中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常见。诗词中就相对少些。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有因袭古法活用词类的例子。 本文拟就所积累的古今诗词例句谈谈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活用…  相似文献   

18.
with(without)接名词(或代词)与分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构成一种复合结构,即with(without) 宾语 宾语补足语。这种结构在英语中应用广泛。现将其构成形式与语法功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怎样认识词类划分标准词可以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特点,分为若干类。因此,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所谓语法功能,就是一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就是一个词同别的词组合的能力。例如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勇敢"等可以同表  相似文献   

20.
对丰城话的三个常用词尾"叽、仔、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丰城方言中的"叽"尾有名词化标记和小称标记两大功能,"子"尾是一典型的名词化标记词尾,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仔"尾则是一典型的小称标记词尾。作为名词化标记,"叽"尾和"子"尾可附于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词根后,改变其语法性质,成为名词。作为小称标记,"叽"尾可附着于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短语后表小型、可爱、昵称、贬称、弱化、随便、小量等附加义;"仔"尾只能附着于名词和量词短语后表小型、可爱、昵称、小量等附加义。经考察,"叽、仔、子"尾均可运作于词的层面和短语的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