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健 《上海集邮》2000,(4):24-25
本刊连续多年向读者介绍了美国邮票的发行背景及其图案内容,以及美国当代邮政状况,使读者对美国邮票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应该说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但文中涉及的邮票大多限于最近时期发行的品种,且以文化知识性内容为主要话题,极少提到邮票的价值与价格。笔者因在50年代曾“玩”过一阵子美国邮票,可以说对美国的早中期邮票还有点印象,加上近年来一直持有美国邮票拍卖公司的最新拍品目录,对现价多少了解一点,所以想在本期和下期谈谈美国各时  相似文献   

2.
徐益 《上海集邮》2007,(8):18-1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海邮票公司工作,曾与阿罗同事过一年左右时间。1982年2月我离开邮票公司后,还与阿罗通过电话,写过信。记得他也曾到电视台来看过我,我还请他在电视台对面的“红甜心”吃过面。大约是1984年冬季,我有一次去邮票公司,问起阿罗,说他调走了,从此与阿罗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3.
夏荫 《集邮博览》2003,(5):25-25
去年12月法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外领地——新喀里多尼亚发行了首枚自动化邮票(又称电子邮票)。这枚自动化邮票最突出之处是没有邮票发行地的任何铭记(包括文字或标志),票面上只有图案和邮资面值,这可能是自动化邮票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4.
邵林 《上海集邮》2000,(2):34-34
在收藏领域中,无论你爱好和收集哪一个类别,终须对这类玩意儿的范围和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说玩邮票吧,你得知道:世界上什么时候开始产生邮票?当前每年大约发行多少品种的邮票?最贵的邮票大约值多少钱?最便宜的邮票又是什么模样的?在集邮书刊上,往往会有一大篇文章来回答你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但在解答一个疑问的过程中,也许你又会萌生出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2,(7):9-9
邮票发行的题材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化方面的大事,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自己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并不一致。学校学的艺术创作是自己有什么感受创作什么作品,邮票却是根据国家需要编制出来的。每年的邮票选题计划都不同,一般是每位邮票设计分配到1—2套邮票设计任务,有时重要的大套邮票是两人或多人合作,每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设计过程中有大家集体观摩创作画稿,互相帮助对画稿提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多元化投资的意识日趋增强,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崇尚集邮投资。集邮投资作为储财手段之一无可厚非。但是在操作中,集邮投资同股票、期货等投资一样,有着不可避免的风险。尤其是投资近几年发行的编年系列邮票,风险更大,这是集邮投资必须注意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挺 《集邮博览》2003,(4):46-46
纪念邮票有许多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而发行的。作为“国家的名片”,邮票应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做一个完整的记载,但有四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件却被“遗忘”了。它们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三件事对中国影响之深远,远非同时期其他事件可比。也许是因为“历史原因”,这三件事在当时没有被搬上邮票。可现在距当时已有三四十年之久了,却仍然没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1):6-6
邮电部设有邮票发行的专门机构,五十年代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的有六七人,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分工设计纪特邮票,邮政业务上用的普通邮票却几乎都是孙传哲先生一人承担。因为普通邮票一般是两三年要更换一套,有时是更改邮票使用面值,临时要提供邮票图稿。普通邮票使用量大,面积也相对小。  相似文献   

9.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黄山 《上海集邮》2003,(4):24-27
自从1840年世界第一种邮票“黑便士”诞生以来,邮票的形式已有很多变化。最早的变革要算齿孔的出现,在邮票四周打上齿孔,使大张邮票的分离变得容易.从此也使邮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带齿边的小纸片。印刷技术的进步是使邮票改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使邮票的画面精致逼真。绚丽多彩,不但是一枚邮资凭证,同时也成为一件袖珍艺术品,吸引许多集邮。  相似文献   

11.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邮票的历史至今不过5年多,但吸引了不少国家的邮票发行部门。美国邮政总局也在积极筹划发行,但被美国公民邮票顾问委员会浇了一盆冷水。 大约在去年10月,不少国内集邮者读到过一条  相似文献   

13.
宋琛 《中国集邮》2000,(11):10-12
小型张是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单枚小张邮票,一般较通常看到的邮票要大得多,从形式上看具备了全张邮票带边纸的特征,但是总面积却比全张邮票小得多,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仅有一枚邮票。从整套邮票角度看,属于全套邮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小型张则整套邮票是不完整的。小型张与小全张在形式上有类似的特征,但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小全张为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全套邮票,即以套票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出现,所以小全张内的邮票与套票一样,这是与小型张内邮票和全套邮票不同的最大区别。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邮票又称电子邮票,只有30多年的历史,是邮票家族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成员。自动化邮票与传统邮票一样,都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邮资凭证。它不受贴用地点和日期的限制,可以单独贴用,也可以和传统邮票混合贴用,必须用日戳盖销。它同传统邮票的区别在于:传统邮票是先全部印制好后再通过邮局等出售,每套邮票的面值有一定的限制,其环节多,过程复杂,很费时日。自动化邮票则是通过一台无人值守的投币式自动售票机,由用户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集邮教材都写“邮票的属性”,不外乎说: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派生属性是化载体和特殊商品。在介绍邮票的化属性时,罗列它们的传播功能、艺术功能和史料功能;在论证邮票的商品属性时,主要强调它们的增值功能和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卫东 《收藏》2001,(8):64-65
1840年邮票问世以来,无论艺术家把她打扮得如何婀娜百态,但总体是以方方正正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故有“方寸”之说。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标新立异,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大量发行邮票,除题材新颖、印刷精美外,还在形状、材料、齿孔上不断创新,各种异形邮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丁丁 《上海集邮》2001,(6):22-23
邮票作为一种商品,必然存在供求关系。当新发行的邮票数量超过了正常的邮政用量和集邮爱好可以吸纳的数量之后,必然会形成供给过剩。现在,许多国家都大量发行邮票,用以取益,因为集邮大多收藏新票,不用于实寄,因此邮政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现在集邮圈子里,大量发行各种专题邮票的都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60至70年代,他们发行的各种专题邮票多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这种邮票有一个外号:“墙纸邮票”。一些非洲国家更是被集邮界称之为“邮票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印制邮票,邮票的知识性日益显现出来,于是就有了“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这一名言,这是邮票的文化功能。集邮的日益发展终于使邮票发行部门尝到了甜头,印制成本极低的邮票到了,集邮者的邮册里安家落户,邮政部门不用担心为发行的邮票去付出邮政劳务。当今纪特邮票的第三功能即特殊商品功能,终于呈现出强大的经济作用,发行邮票已成为世界各国邮政财政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早就惊异于荷兰邮票的“破格”。譬如1999年的《国际老人年》小全张,三个人物的头部肖像,都齐鼻梁切掉一半。如此“亵渎圣灵”的写照,在一般国家是难以想象的,而在荷兰行得通,不以为奇。荷兰曾为搬家转移地址而印行专用邮票,又利用“刮刮彩票”的形式制作了问候邮票,诸如此类的花样,始作俑固然为了标新立异,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邮票构图的思路上,也一贯地不拘泥于成规。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起,荷兰邮票就一直在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20.
张建伟 《中国集邮》2001,(12):30-31
曾孝濂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教授、画家,并非专业邮票设计师。可是曾教授初涉邮票设计领域,首次设计的《杜鹃花》邮票(见附图),便夺得1991年最佳邮票桂冠。1992年设计的《杉树》邮票.又夺得当年最佳邮票奖和首次设立的专家奖,而成为佳邮评选专家奖获奖第一人。2000年设计的《君子兰》邮票,不但成为群众最喜爱的2000年祖国内地邮票,而且又荣获2000年度最佳邮票奖。短短的10年间,曾教授似乎与最佳邮票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我们探究一下曾教授的经历,就可知这一切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