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碧莲 《新高考》2008,(7):19-22
2007年堪称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新报告,加深了人类对于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科学认知;在这一年中,国际社会利用各种平台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举行了各种层次的国际谈判,最终促成“巴厘岛路线图”的诞生,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奠定了基础,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了前进方向;在这一年中,一些国家已经行动起来,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夏怡 《考试周刊》2008,(10):237-238
本文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及引发的环境、生态的变化,分析成因,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     
《初中生》2013,(19):68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节能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们也在行动。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公益海报,从视觉上最直观地警示我们:保护地球环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0,(Z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个又一个暖冬,让全世界为之忧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在大街上的胖子越来越多。肥胖作为人们通往美丽路上的拌脚石,同样成为全世界最热的话题。两个看似跟本没有联系的话题,现在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最近有关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全球气候环境和肥胖其实密切相关——肥胖和全球变暖应该一起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层消融的话题不断。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从电影《后天》到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样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倡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全球变暖据数据表明,1991年夏季,北冰洋冰盖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2007年,冰盖的面积减少到600多万平方公里;到了2012年,冰盖的面积仅剩410万平方公里,达到数十年来的最低点。看来,北冰洋冰面确实在逐年缩小。据此,不少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8,(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人类发展的同时,各种生态问题也相继出现。全球变暖是各种生态问题之一,它正日益显现,并影响人类的活动。人类正采取积极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减轻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旱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全球变暖的真正危险不是温度上升儿度的问题,而是一旦突破全球系统动念平衡的临界,整个地球气候系统会运转失常,并将引起全球的状态改变,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使人类有意识地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向发展,提高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比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生物多样性破坏。因此,人类应该减少人为的活动对气候影响,同时加大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远古至今日、从宇宙到身边,就全球气温变暖到走生态文明之路,作了粗线条和轮廓式的论述。面对全球气温变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适应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要求。这是焦金雷、杨天胜二同志编著、将于近期出版的《生态文明学》一书的部分内容要点。现择其要点发表,以投石问路,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针对四川省39个测站197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四川地区近40年昼夜降水量、夜雨率、夜晚大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地区昼夜降水量分布均呈东多西少特点,但川西高原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四川盆地呈减少趋势,且夜晚降水量的气候变化倾向率高于白天;夜晚年降水量变化存在准7年周期和准4年周期,白天年降水量变化则存在准11年周期、准5年周期和准3年周期;四川地区大部年夜雨率超过60%,其中乐山、雅安达到72%;四川地区夜雨率变化周期为准12年和准3年,但无明显突变现象;夜晚年大降水日数存在准8年周期和准4年周期,也无明显突变;甘孜东南部、雅安的夜晚大降水日数呈明显增多趋势,而阿坝等地夜晚的大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四川地区夏季夜晚降水量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呈反相关关系,这在雅安、广元、达州、甘孜、阿坝西南部等地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主要作物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1980-2011年的气候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等资料,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法研究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温度、降水两个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小麦产量下降,水稻、玉米和大豆增加,形成了以玉米、大豆和水稻为主的产量结构;温度与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几种作物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80、0.574、0.603和-0.666,都在0.01或0.05水平上显著相关;降水和水稻、小麦两种作物产量在0.05水平上显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95和-0.430。降水和玉米、大豆两种作物产量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分别是-0.197和-0.294。由此可见,温度对黑龙江省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大于降水的影响,且几种作物产量受温度和降水影响为:小麦>水稻>大豆>玉米。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语言演变过程中,英语派生出新的分支──美国英语。这两种语言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及相关命题真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不仅作为环境问题成了全球热点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了经济、政治等领域。对于全球变暖及温室效应,国内外科学界都有不同看法。从历史、现实和科学的角度看,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观点难以成立。即使全球气候真变暖,也是利弊都有。不必恐慌。一味宣传全球变暖,危害很大。而应把厉行节约、遏制全球“变脏”作为环保的主要目标,并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地介绍各种观点与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东非往往被放在以西方为中心的新航路开辟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交通史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然而将视角转换到以印度洋为中心的贸易网络和经济世界,用全球史的视野和方法探讨东非,会对东非的地位和意义有新的认识。从印度洋的范围看,东非的一边是印度洋贸易世界(foreland),另一边是广阔的东非腹地(hinterland),这两个因素为其沿岸地区进入世界贸易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以印度洋为主的贸易世界中,东非城邦及其腹地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印度洋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使历史上的印度洋贸易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响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旅游业在新背景下研究的新变化.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旅游资源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资源,可以说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仅次于农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旅游业也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一直存在职权主义诉讼与当事人主义诉讼两种模式之争,而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可以说基本上属于职权主义模式。在四川井盐生产历史过程中,保留了丰富的盐业契约档案,这些契约规范着各类的盐业生产经营活动,调解着复杂的盐业诉讼纠纷盐业契约以其突出的自由性、合意性以及遵从习惯等特点,在过去有效地调节着复杂的经济关系,我们探析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对于思考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应更多地引入当事人主义模式一定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university-level efforts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anthropogenic global climate change (AGCC) through curricula that enable student scientific inquiry. We examined 152 refereed publications and proceedings from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selected 26 cases of inquiry learning that overcome specific challenges to AGCC teaching. This review identifies both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of these case studies. It is the first to go beyond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specific inquiry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offer a synthesis of cases. We find that inquiry teaching can succeed by concretising scientific processes, providing access to global data and evidence, imparting critical and higher order thinking about AGCC science/policy and contextualising learning with places and scientific facts. We recommen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 collaborate to create and refine curricula that utilise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climate model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bring students into contact with scientists, climate data and authentic AGCC research processes. Many available scie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 and curricula also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to maximise trade-offs between implementation and training costs and their educational value.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科学层面转向国际政治、国际法律乃至国际经济的综合治理。当气候变化引发环境危机与金融动荡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国际社会需要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均衡点,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繁荣。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为分析对象,明确法经济学的分析前提,探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路径,进而剖析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策略,将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建立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并推进“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必须建立国际气候环境合作秩序,促进多层次的国际政治合作。完善政治目标经济化的手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合作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由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取得的成果有限,全球气候谈判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率先从环境、伦理与人权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人权造成的冲击日益加剧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其不利后果。在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当今世界,基于国际人权法的性质探索国家在气候变化语境里应该承担的人权义务,从而构建起人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互动关系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