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写人叙事不具体的毛病。主要原因有:一是小学生接触事物少,观察能力差;二是作文尚未入门,不懂文章表现手法。因此,要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是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适当地教给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下面就写作方法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一些。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但目前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畏难情绪特别严重,写出来的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薄、语言枯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就这个问题,对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作文明确指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是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指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写具体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学生领进广阔的作文天地,用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用祖国的文字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积累语言,让学生会具体写;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由"仿"到"创",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五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7.
作文“内容要具体”,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作文内容具体不具体是作文写得成功的主要标尺,可是目前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可见作文内容写不具体是他们写作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教师常在这样的作文批语后写上这样一句话:“写得不具体。”其实学生看到这样心里也很着急,不知道怎样写具体。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想方设法闯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我觉得这话是再恰当不过的,但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大家都知道,学生作文是靠学生自己实践通过努力写出来的,但同时又靠改出来的。作文训练如果不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那也是不完整的作文教学。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注重教写法外,还试着培养学生改的能力。下面,我就把我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方面的一些具体作法及建议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郑凌晨 《考试周刊》2014,(41):57-57
作文难写,把作文写具体更难。某些小学生作文虽然陈述清楚,但往往是罗列框架,内容空洞,不生动不具体,给人印象不深。如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首先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大作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其次在精彩的片段中感悟其方法,再次在实践运用中掌握方法,最后在课外延伸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在作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第一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指导学生随时记写;第二要进行专项片断练习,化整为零;第三要学习例文中写具体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模仿练习和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第四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文一直固守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这四大板块,把学生远远隔离在充满动感的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之外。作文的选题,强调内容的综合性。作文指导,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作文的评改,注重"过程"评价。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得很明确:"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习作水平。"但是,我发现目前的习作评改仍然是教师在唱主角。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也认为自己辛苦批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换来的成效并不高。教师包办批改习作,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相悖的。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评"与"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跳出熟悉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与"改"。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储备有关,还与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有关.有的老师作文指导过分强调仿写,难以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想象;有的不按合乎规律的训练程序指导写作;还有些教师指导作文,不是启发引导,而是把自己的立意和构思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这些往往会导致学生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蜕变2004年3月5日下周要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全市作文公开课,出课老师把教案传给我,让我提意见。是三年级的作文修改课,教案写得很简单,不过教学思路还是很明晰的。一、指导学生修改一句不准确的话1.用学生文章中的病句为例引导学生修改(病句用投影仪展示)。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不准确的句子。二、指导学生修改把句子写具体生动1.以例文中的句子为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写得具体生动的。2.以学生文章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再把句子修改具体生动。3.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的句子。三、指导学生把一段话修改得条理、通顺四、学生谈自己…  相似文献   

15.
冯国印 《天津教育》1990,(6):34-35,4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要启发他们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共同问题,应在全班讲评。”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我校具体实际,在作文教学中,我分“九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所谓九步,即讲、听、说、记、思、仿、写、改、评。第—步,讲,即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对作文知织的讲解。教师要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讲出文体特点。比如,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解释、阐述某种事物。重点在于让人们  相似文献   

16.
写“下水作文”已经被提倡了许久,一些教师说自己每次作文指导课都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并且大肆宣扬这种做法的好处。笔者以为,“下水作文”并不在于次次都和学生一起写,关键在于注重实效,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把“下水作文”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文章写不具体的原因和传统作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随课微写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作文练习的小结,又是作文指导的延伸。通过讲评,学生把自己写作中的成绩和问题归纳上升到写作规律上来认识,明白应该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从而产生新的写作欲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看图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指导过繁。总是把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切,统统告诉学生,甚至连结果也直接端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主动性没有体现,造成作文千篇一律。二是指导过简。指导不到位。拿到图只是三言两语照图说上两句,学生对图理解不深,思维没有展开,只能就图写个大体轮廓,很难写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20.
蒙芳 《广西教育》2014,(41):34-34
正听音想象作文就是教师播放一段乐曲或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并在不做任何语言提示和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把自己领悟到的内容写下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当前,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语言呆板、思路狭窄,其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善于想象,创造性思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