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旭东  陈权 《体育世界》2013,(12):43-44
颈椎病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生活的常见慢性病,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众多患者不够重视,往往缺少专业的指导,来对颈椎病加眈康复。为了更好地实现患者的自我治疗与康复,本文从原理、原则、方案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颈椎病的自我运动疗法,以期实现健康促进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面临巨大压力,辽宁省是我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21世纪以来慢性病逐步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尤其是老龄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体育运动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研究者针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局面,探索人口老龄化对辽宁省慢病群体的影响趋势,结合老年人罹患慢性病的特点和辽宁省地域特点,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老年慢病群体的运动健康促进策略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健康促进"是一种新的公共卫生观念、理论和策略,它的实施将给人们带来诸多利益,而健康教育有助于它的实施。同时,学校体育又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健康有助于人的身体发展,而社会发展的迅速又使得健康关系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危,因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类健康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疾病中因生活方式导致的比例增大。因此,教育作为一种传输理念的方式,在发展"健康促进"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进行持续监测,可以了解到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呈现出持续走低的趋势,不过这一趋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促进问题,未来仍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在人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解释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学科,能够有效地指导运动健身、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用以指导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体育干预及其干预框架的构建.从青少年自我干预意识的培养、家庭健康文化的形成、体育教育的改革和体质健康的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体育干预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王强  唐运鸿 《灌篮》2021,(2):30-30,37
我国自闭症家庭接近一千万。其中,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但医学界尚未形成明确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大多依赖于对其行为的描述。虑到自闭症患者发病率的增高及运动干预的可能性及便捷性。分别对国内和国外的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干预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生理学是运动维护健康的理论学科,在教学中应突出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运动健康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并探讨了在运动生理教学中如何贯彻"运动促进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研发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一所高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和一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采用学校现有的大课间体育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编制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运动干预周期为10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220-年龄)×(60%-69%),测量实验前(前测)、实验后(后测)两个时间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结果:(1)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组别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且实验组的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2)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结论:(1)运动干预能够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具体体现在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2)运动干预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具有学段差异性,能够提高初中生仰卧起坐成绩,对高中生仰卧起坐成绩无影响;能够改善高中生肺活量,对初中生肺活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高文强 《精武》2014,(36):10-10
定向运动最早作为瑞典国家军队训练的一种方式,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锻炼方式。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对于激发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该文以定向运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研究的主题,在分析定向运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契合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日本的健康促进运动,着重论述了在老龄化背景下健康促进运动增进高龄人群健康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论证了健康促进运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养生文化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借助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文献法获取养生和太极拳的相关资料和论据,在考量、论证中采用交参文化比较法、同异交比法和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在发阐论点时以现实的评述与历史的解释相结合,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及其逻辑方法,解读“太极拳养生”的时代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古文献为依据,剖析了孔子的养生思想。重视身体锻炼,体魄健壮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物质基础;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神支柱;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是孔子养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修身养心,仁寿相兼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分析梳理了科技兴体和科教兴体的这两种理念的历史性特征,论述了从"科技兴体"向"科教兴体"嬗变的必然性,认为"科技兴体"理念随着人文精神的复位而必将退出历史舞台,提出了"科教兴体"理念在新时期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所具有的现实性价值,即体育真正回归教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4.
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稷下学宫的建立。孕育了齐文化丰富的养生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静心、调志”,“节食慎居”的生活养生观强化了现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理念,使齐文化养生的丰富内涵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养生学原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以“天人合一”为根本特征的中国古代养生学理论三种基本形式:阴阳说、五行说、精气说。其共同点是从整体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养生问题,是中国古代养生学原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老年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与锻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老年羽毛球运动的现状,着重结合老年人身体生理特征论述了该项目健身的主要技术和锻炼方法,对老年健身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身俱乐部发展模式与现代健身理念接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分析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必须跟上已经发生变化的现代健身理念,与时代赋予健身行业的特征相适应.健身俱乐部应面向消费市场,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过程中,根据消费对象的需求决定自身发展模式,建立融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格局,健全专业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面访调查法和观察法,分析上海市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部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科学性,尤其是运动训练的原创理论、理念、体能等热点问题。认为:上海市的竞技体育首先应进行体制改革,以建立运动训练"原创理论"为龙头,形成带有鲜明特色的"上海训练理论"和学术流派,构建教练员等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和高度重视"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9.
体育结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体育概念和体育结构,提出“体育”概念中具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二是要进行人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目前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3部分组成。对3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而且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舞龙运动员常见的损伤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肉、骨头挫伤、肌肉劳损、骨膜炎、骨脱臼等.而引发这些损伤的原因包括专项训练技术因素、运动员身体因素、运动员心理因素、训练安排因素等.并提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加强训练医务监督、重视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等措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为舞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