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是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之间的结合必然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便是天生拥有好歌喉的歌妓。词是歌妓演唱时的脚本,歌妓是词的传播中介。在宋代,歌妓唱词劝酒与文人遣兴作词一起构成了词的本来面目。本文阐释了宋代歌妓兴盛的原因,分析了她们具有充当传播中介的条件和演唱传播宋词具有的优势,旨在说明歌妓通过演唱,为宋词的传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宋代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对歌妓业的提倡,歌妓业因此特别兴盛。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句子长短自如,既受文人的喜爱,也备受歌妓的青睐。文人词在歌妓的演唱过程中得到了传播、完善,词人也在歌妓的反复演唱词的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从而导致宋词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宋代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对歌妓业的提倡,使歌妓业特别兴盛。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句子长短自如,既受文人喜爱,也备受歌妓的青昧。丈人词在歌妓的演唱过程中得到了传播、完善,词人也在歌妓的演唱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从而铸就了宋词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宋代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对歌妓业的提倡,歌妓业因此特别兴盛。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句子长短自如,既受文人的喜爱,也备受歌妓的青睐。文人词在歌妓的演唱过程中得到了传播、完善,词人也在歌妓的反复演唱词的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从而导致宋词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     
本期刊载的三篇词学研究专题论文,分别采用统计学、传播学等方法,在词学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方面,均对学界有一定启示意义。《历代词人追和李清照词的定量分析》论述南宋至清代的追和与模仿李清照词这一文学现象及其特点。文章通过对《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及《全清词》(顺康卷)的统计,指出从南宋至清代康熙朝约六百年间,共有53位词人追和李清照词达120首之多,且主要集中在清代顺康时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定量分析,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获知李清照词的名篇佳作在历代的传播接受及其在词史上的影响。《欧阳修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一文指出欧阳修的词史地位是在其词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的。宋代以歌妓为中介的口头传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在宋代漫长的三百多年岁月中,词坛百花竞艳,词人辈出。从宋代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七百多年中,宋词的散失无疑是很大的,例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提到的一百三十多种词籍,现在许多就都已经亡佚了。近年唐圭璋先生经过多年努力编成的《全宋词》和孔凡礼先生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发展史上,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它的产生和繁荣,歌妓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说,没有歌妓的参与,记号就难以产生和发展,也更难以兴盛,在词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唐宋词的基本内容和实用功能的实现等方面,歌妓都发挥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陆十多年来关于唐宋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从研究内容看大致分三个方面:词的起源与音乐;词的体制、曲调与音乐;词的宫调、乐谱翻译和演唱。在词的起源与音乐关系上,学界较集中于唐宋词与隋唐燕乐的关系问题上,肯定者坚持认为词是隋唐燕乐的产物,是新生的音乐促生了新的文体;反对者或认为词体的产生完全不必和新的音乐相关,或否定律词与音乐的关系。对于词的体制研究,既有音乐文献上的考论,也有结合唐宋乐谱的具体音乐说明,比以往的研究更加深入。而对词的宫调、乐谱翻译和歌唱研究也有一批新成果,特别是在唐宋词乐谱的整理与翻译方面,一些成果颇具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和舞蹈最先是作为文学意象出现在《诗经》里的。诗经里不少有关宴飨、祭祀的诗歌都有关于乐舞场景的描写,这些作品反映两周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画面。《楚辞》有关祭神歌辞的作品对乐舞场面的描写更多。汉代乐舞艺术蓬勃发展,乐舞百戏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国家还专门设立乐府作为管理音乐的机构,更进一步推动乐舞艺术的发展。汉赋中出现音乐赋这一崭新的题材。汉魏六朝时期的音乐赋不仅篇目众多、创作规模较大,而且这些音乐赋所咏之音乐题材,包括咏乐器、咏歌、咏舞、咏乐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此后音乐诗歌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唐宋词文化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先对引进文学研究的文化含义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唐宋词与唐宋歌妓文化的关系结合学者们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晏殊作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其《珠玉词》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对宋词的繁荣兴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历代对晏殊词的评论者都不乏其人,文章通过对宋代关于晏殊词论的分析,得出宋代的词论家已经从词的风格、创作手法、内容等诸多方面对晏殊词进行评价,同时晏殊词在北宋时期颇受好评,并拥有很高的地位,而到了南宋晏殊词则受到冷遇,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唐宋歌妓制度的大背景下,唐五代宋词中所涉及和塑造的歌妓形象对于词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词是塑造歌妓形象的主要文体。歌妓形象,尤其是以市井妓作为主要创作内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词这种文体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研究歌妓形象,对于词的创作题材和传播途径以及美学追求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是少有的开明的朝代,也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音乐形态有着很大的变化,即从以宫廷音乐为主转换到以以市民音乐为主;以少数人的欣赏范围扩大到更加广泛的人群,音乐呈现出新的面貌,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性质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戏曲和说唱为主的多种民间音乐形式迅速发展,隋唐以来的曲子在宋代广为传唱,直接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器乐在宋元时期有重要的发展;宋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为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北宋陈旸的《乐书》、沈括的《梦溪笔谈》等,在宋代音乐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宋代音乐的繁荣发展来探究音乐繁荣背后的诸多因素,主要从宋代统治阶级的政治背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级思想和文化交流以及音乐发展的客观规律几个方面对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怎样读宋词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宋代则是词的鼎盛时期,所以历史上唐诗、宋词并称。词是中晚唐、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唐圭璋先生编辑的《全宋词》,著录词人一千  相似文献   

15.
宋代音乐与慢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词是音乐文学。要弄清词在宋代的发展情况及演进脉络,不可不研究宋代音乐的演变,如果只从宋词本身去探求,就难免胶柱鼓瑟,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尤其是慢词的产生和发展,与宋代音乐更是息息相关。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宋代音乐与慢词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璇 《文教资料》2012,(26):95-97
随着茶文化和词创作在宋代的繁荣发展,咏茶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正式登上文学舞台并逐渐兴盛,为后代茶词的创作开辟了道路。综观《全宋词》收录的70余首咏茶词,可以发现其审美形态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描摹物态,穷形尽相;二是融咏茶与艳情为一体;三是藉咏茶以抒怀言志。这三种审美形态贯穿在南北宋各个阶段的咏茶词创作中,且在表现技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唐宋社会转型,宋尚文治,为《史记》在宋朝的传播开辟了历史素地。《史记》内容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史记》在宋代的传播对宋代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研究《史记》在宋代的传播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过清初关于宋词是否统一叶韵的争论以后,清人普遍认为宋词有韵可循。在宋代词乐消亡以后,词韵更是成了保持词体音乐特性的重要质素,所以清人纷纷选取宋词名家之作来归纳韵部,撰写韵书,以此表达自己的词体观念与词学思想。尽管他们都标榜以宋词为据,却都未穷尽,故而不免又有宽、严之争。,清人对宋词用韵的研究虽未完全探得宋代词韵之本,却在客观上普及了词韵观念,规范了清词用韵,完善了清代词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传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播方式。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宋代大体有两种传播范式:口头传播与书面传播。其中尤以口头传播为最基本的传播形式,而这一形式正是通过歌妓这一特殊传播中介实现的。歌妓传播宋词具有鲜明的特点: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传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宋代文人说唱伎艺鼓子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子词是宋代上层文人的说唱伎艺。探讨其音乐构成、题材内容、演出体制、作品存世情况及在宋词中的文学地位,指出赵德麟《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在中国古代曲艺史上导夫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先路,但在演唱体制上却只是存世鼓子词的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