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也就要求了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生源复杂的原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是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教学都是将学生集中在同一个班级以统一内容的面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这就出现了学困生"不想听"、中等生"消化不了",优秀生"不够吃"的现象,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阻碍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这迫切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作为多年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作者从对各个学生的分析、学习目标及课堂内容的设计、如何进行课后辅导、怎样进行考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虽一直在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但却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的严重性,我们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都能够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让教育资源的公平得以实现。只有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相应措施,才不会发生让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遵循学生客观学习规律,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希望。有原来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让好学生"吃得饱"、中间生"吃得好"、成绩相对差的"吃得了"的教学要求,这样让每一名同学都动起来,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你追我赶得局面,大面积提高班级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如何才能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呢?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若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李平 《中国教师》2013,(14):77-78
"教育管理抓两头",一个班集体中的"两头"是"优等生"和"学困生"。抓住了"优等生",可以带动"中等生";转化了"学困生",既可防止"中等生"受到负面影响,又可促进"中等生"向"优等生"看齐。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学困生"主要指在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达不到同年级其他学生平均水平的学生。在多年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中常存在的"学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状。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正适应了这一要求。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江耀兴 《广西教育》2012,(38):21-22
学生由于受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如果教师忽视这些差异,在教学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势必会造成“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后果。要扭转这种局面,达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分层教学,使学困生能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中等生能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获得更快的发展。下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所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若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分级递进式分层次教学就是作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种积极尝试,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努力使"学困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层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的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一些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现状,并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育人应当"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的束缚,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多地采用 "一刀切"教学方法,结果导致"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都知道: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探讨,满足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的共性与个性间达到平衡,实现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好",需要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应在重视班级差异,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学生兴趣,注重学生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差异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挖掘。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60):93-94
分层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在实践研究中,通过班级隐性分层,将学生分为A层(优秀生)、B层(中等生)、C层(学困生),通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分层等方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个性化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分层教学,指的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同时,备课层次化,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辅导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且使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的学生接近,以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只顾极少数尖子生的"迅速发展",其结局必然会影响中等和学困生的学习效果;若总是片面地强调照顾学困生,低要求、低标准,则既不能真正的转化学困生,更抑制了优秀生的发展.久而久之,两种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都会极大地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贯彻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使学困生不差,优生更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分层推进教学方法就较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差异,更存在着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听课效果和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更不能不顾学生的个体实际,统一要求,统一教法,统一内容地教学.因为,如此一来,会造成学优生"饿"、学困生"撑"的现象发生,这既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符,也与"因材施教"原则背道而驰.为了让所在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如何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呢?我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研究后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