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4年开始,全国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北京上海除外),越来越多的省份拥有了自主命题的权限。近两年来,各地的作文题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在阅读着两年近三十道的作文题,我渐渐把目光聚焦到上海和浙江的作文题上,发现这两个相邻的省市在作文题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我们又似乎可以从这种差异中寻找到比较理想的高考作文题的特征。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算起,高考作文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走过了10年的光景。冷静地审视近10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1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实际上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三个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第一阶段——“材料作文”阶段,1999年至2003年的第二阶段——“话题作文”阶段,2004至2006年的第三阶段——“以话题作文为主”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异常鲜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题目一出,满堂喝彩。话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比材料作文限制性少一些,淡化了审题和文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不再像1999年那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给人一种命题虚假、不合常理、毫无新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2006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审视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题中,竟有12套试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命题的仅有6套。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导航塔的全国试卷,没 相似文献
5.
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后,虽有少数批评的声音,但总体来说是肯定的多。而肯定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认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而这两年我逐渐发现这“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的评价是不真实的。应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虽然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却是虚假的“开放”——有开放之名,无开放之实。 相似文献
6.
一、指向“自我”
2004年有5份试卷直接提到了“自我”的题目: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重庆卷“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辽宁卷“自豪与平凡”,湖北卷“买镜”;2005年有4份试卷:全国卷“位置与价值”,重庆卷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湖南卷“跑的体验”,福建卷“比较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2006年有6份试卷:全国卷Ⅰ“乌鸦仿学鹰的启示”,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湖北卷“‘三’字成语的启示”,江西卷“燕子减肥”,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山东卷“《星星》寓言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以其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展示了它的优势,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5年来高考基本上都考话题作文,且最新《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题型没有作新的阐述和更新,一些权威人士对这种作文题型持肯定态度,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2004年高考作文的题型将锁定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唯一的命题形式,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回顾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命题者的“开放”初衷是非常明显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的主角是限定文题、文体的全命题作文和注重审题立意、讲究“引、议、联、结”的“供料作文”,它们因为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诸多限制。不利于考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话题作文以其对种种限制的突破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也丰富了作文命题的形式。人们认为,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开放”。 相似文献
9.
王学华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9,(10):43-43
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福建省和湖北省以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那简洁明了的命题方式,那无比宽广的写作空间,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是继前几年多题选作、看图立意、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之后的又一个崭新变化,是华丽之后归于平实的写真,是骚动之后归于宁静的稳重,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0.
丁如泉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6,(1):57-59
综观2005年16份高考作文题,已不再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出现了一元为主、多元并存的局面。除全国卷外,各省市13家自主命题的作文,六家为话题作文,四家为命题作文,有三家运用了作文命题的新形式——感悟型作文。这就表明,作文已进入一个多元的时代,命题的形式力求有所突破,而感悟 相似文献
11.
考前,笔者给某报推出的2006年最后一期高考模拟题命制了作文题,是由一组关于读书的言论和现象引出的“读书”话题。几天后,当高考作文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时,这个题目竟然和高考题的全国卷之一的作文题目如出一辙,和安徽的题目“读”也形成紧密相连的子母关系。为什么有这种巧合呢 相似文献
12.
高志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4,(8):117-120
巨人姚明身披11号战袍,在NBA赛场驰骋两个赛季,如今已成举世瞩目的明星。我国2004年的高考除了四道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外,又有11个省市命出11道高考作文试题(详见本期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选粹),其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3.
一、近四年高考作文命题数字透视近四年高考作文命题。均有全国卷和地方卷两种,全国卷每年都是两套。供有关省市选用;地方卷06年15套,07至09年都是16套。四年合在一起共71套,也就是共71道作文题,其中06年福建省、浙江省,07年江西省,08年浙江省都拟制了选择性的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14.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余天泽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1):10-11
分析研究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对备考2008年高考作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高三语文作文备考必须认真分析研究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并由此分析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以增强作文备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作文一直难以跳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大类的范畴。可以说,高考作文积30多年之重,是惟一没有多少变化与创新的题型,已经走入了一条狭窄的死胡同,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改革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也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17.
18.
从1999年起,高考全国卷连续五年考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还会延续“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具体而言,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综观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竟然有14套试题的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的仅有4套。而且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的全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