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佳 《新闻春秋》2021,(3):29-37,44
鸳鸯蝴蝶派的繁荣与清末民初大众媒介的现代化不无关系.本文从鸳鸯蝴蝶派产生的历史语境入手,从社会变革、阶层重组等角度阐述了根植于鸳鸯蝴蝶派思想中的文学商业性和文学娱乐性取向的现实基础和必然性.并对商业化和娱乐化双重逻辑指导下的鸳鸯蝴蝶派在大众媒介上的传播实践进行探索,分析发现鸳鸯蝴蝶派着力于多媒介形式的开拓、媒介内容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一期刊载的《何谓“鸳鸯蝴蝶派”》一文,说到“鸳鸯蝴蝶派曾创办过百余种报刊,如《小说月报》……。”一位读者给本刊来信说:该文说到的《小说月报》,应为茅盾等同志主编的进步刊物,怎么会是鸳鸯蝴蝶派呢? 《小说月报》能不能说是鸳鸯蝴蝶派刊物?我们请人民文学出版社张伯海同志撰文,简要介绍《小说月报》的始末,借以答复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有多份文学杂志命名《小说月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8月,它在1921年革新以后,是中国新文学的一面旗帜,影响很大.由于它革新内容,招来鸳鸯蝴蝶派的攻击,引起一场历时不短的论战,并促使商务当局另出一份《小说世界》来解决矛盾.《小说月报》在革新以前,在民初文坛,也独领风骚.鸳鸯蝴蝶派的鼻祖之一李健青说:“当时小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在突破以往“雅与俗”“新与旧”的二元对立批评模式之后,鸳鸯蝴蝶派的文化史地位得到客观、科学的重新定位.鸳鸯蝴蝶派文人既是翻译家,又是出版家,具有开阔的世界视野,行走在翻译与出版之间,积极传播西方文学、社会及电影的相关知识.这为20世纪前期的中国带来了新知,对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艺小说的各种流派,最早要数民初时期包天笑、周瘦鹃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后来有以写上海题材的“海派文学”以及某些以地域为特群体的文学流派诸如山西以赵树理、马烽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河北以孙犁为代表的“白洋淀派”、广东以秦牧、陈残云为代表的“岭南派”等出现。近些年又有以程乃珊、王安忆为代表的新海  相似文献   

6.
鸳鸯蝴蝶派是定型于清末民初的一个文学流派,在文学史上自有其相应的地位与作用,尽管这种地位与作用可能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过去学界对其负面说得较多些,但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这个文学流派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它在文学史上的作用不是本文的论题,这里想说的是,这个文学流派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也占有一席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近代出版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地位过去研究既无多,甚至很少有人注意,更难说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现试就其在出版史上的地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包天笑生于1876年,卒于1973年,江苏吴县人氏,以鸳鸯蝴蝶派文学家名载近代文学史。事实上,包氏的成就并不限于鸳鸯蝴蝶文学,包氏的主要活动也不限于文坛。他还是一名翻译家、记者和编辑。包天笑较黪与了报刊编辑活动,先后编辑了多种刊物,为清末民初的报刊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文坛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创作期,“轰动效应”层出不穷,其中,“用脚写作”是当前文坛的新景观,也被称作 “行走文学”,有人定义说它是由出版社出资组织作家出行游历、再由作家根据出版社要求推出系列丛书的一种文学创作。这些作品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说它是包装年代出版社的一种炒作,是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流水线机械化生产出的“快餐”,破坏了文学的自然状态,甚至损害了文学的本质;也有人认为它是独具创意、形式新颖的“美味”,是对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学者性而封闭在书斋内的散文写作的一种反…  相似文献   

9.
丁骋  米家瑶 《东南传播》2020,(1):142-146
民国三大书局之一的世界书局与鸳鸯蝴蝶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书局无论是编辑人才还是作家作品在发展初期都十分依赖鸳鸯蝴蝶派,而在1921年失去重要出版阵地的鸳鸯蝴蝶派也非常乐意有新的发表天地。通过打鸳鸯蝴蝶派的名家招牌和垄断鸳鸯蝴蝶派作家资源,加上主理人沈知方的精明的经商天赋,短短几年积累的资本就让世界书局有能力进军主流出版市场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竞争。世界书局转向主流教科书市场后重心逐渐不放在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作品上,而鸳鸯蝴蝶派的文学作品,在三十年代后期也逐渐失去了市场,被新的通俗文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魏绍昌先生的新著《我看鸳鸯蝴蝶派》(以下简称《我看》)一书,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论述了鸳鸯蝴蝶派的有关问题,澄清了种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为广大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众说纷纭的文学现象,提供了许多有说服力的史料,也为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相似文献   

11.
在那个伤痕累累的时代,由于西方列强的疯狂扫荡,中国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一个民族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对于生活,对于爱情,人们充满了痛苦和绝望,渴望获得精神的寄托。以言情小说为主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用文字叙写男女之间的痛苦爱情。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把目光投向了受欢迎的"鸳鸯蝴蝶派",走上文学改编成电影的道路。哀情片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悄然形成。经过资料的查阅,有说法称朱瘦菊的《古井重波记》是中国第一部哀情片,徐枕亚的《玉梨魂》是中国第一部受广泛影响的哀情片。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是否存在哀情片这一类型?对这一类型是否有准确的定义?它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有待考察和研究,也正是笔者写作此论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诞生的《向导》周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份党刊。这本16开铅印周报的刊名由谁题写的呢?曾有文章说是“鸳鸯蝴蝶派”的大家徐枕亚书写。  相似文献   

13.
胡乔木同志说,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它的局限性。胡认为“文学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它跟阶级、政治现象有些关系,但关系不那么直接。” “文学服从政治的说法,一方面是把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15.
《小说月报》(1910-1932),共分为两个时期,革新前的《小说月报》(1910~1920)时处清末民初,当时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都相当低下,社会上较普遍的反映是一般读者看不懂新文学,它一直是鸳鸯蝴蝶派文人和林译小说的地盘,以刊载娱乐性、消遣性文学作品为主。革新后的《小说月报》(1921~1932)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后者接受了前者的阵地,逐渐发展成为新文学杂志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这一过程中,沈雁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认为:“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人心的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16.
周渡  张向凤 《编辑之友》2011,(6):119-120
长期以来,研究界的众多学者都因为周瘦鹃长期存鸳鸯蝴蝶派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作品,而将他视为鸳蝴派作家的代表。实际上周瘦鹃在编辑报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完全不亚于其文学成就,他在被世人誉为小说家的同时,也堪称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据笔者统计,从1920年至1940年,周瘦鹃独立或参与编辑的各类报  相似文献   

17.
从晚清时期开始,很多外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对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国初年的翻译家和编辑家周瘦鹃在这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他曾经是饱受诟病的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当我们在当代思想的视域下回顾历史,会发现他的许多历史贡献不仅是开创性的,而且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魏焱 《新闻知识》2000,(9):38-39
党报“周末版”是党报副刊的一种,也就是每逢周末出版的党报副刊。 我国早期的报纸副刊,内容大多是诗文、琴棋书画、掌故轶事,还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甚至谈妓女、捧“戏子”,与“正刊”内容并无关联。至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副刊为了进行革命宣传,开始将副刊的宣传报道与新闻版作配合。而今我们的党报副刊,更是报纸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说党报正刊是报纸的主力军的话,那么“周末版”可称为报纸的一个方面军。 80年代,鉴于十年动乱中报纸的千人一面,着重刊登文艺作品的报纸副刊格外受欢迎,各报纷纷创办的“周…  相似文献   

19.
对“粤人文库”广东方言文学这一特色文学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的产生过程、历史意义和文学功能,并就其收藏与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由什么人“开创”,有些新闻纸(尤其是综合性报纸)登的某些稿件,由一串串的套话组成,表面看像吐鲁番的葡萄,实际上却酸涩难吃,让人厌读。那套话虽然不是错话,也不是假话,甚或不是大话,却是按固定套路“套”出来的“瓦盆话”(像卖瓦盆的小贩一样,一套一套地兜售)!比如,他要搞成就报道,动辄就是“在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建立了某某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不管报道哪方面成就,也不论是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都用那个框子去“套”。你说它错么,它“正确”;你说它假么,它“真实”;你说它大么,也不见得。它确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