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岩 《上海集邮》2020,(1):11-12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八个春秋了,十分的怀念他。梅兰芳先生是著名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梅派"艺术的奠基人,位列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京剧《霸王别姬》是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的,原名《楚汉争》。通过修改、加工、润色最后更名为《霸王别姬》。  相似文献   

2.
吕超 《健身科学》2013,3(3):14-15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京剧大师。作为“四大名旦”之首以及“梅派艺术”的创始人,他的艺术与生命之树常绿常青,那这中间有什么独到的养生秘诀呢?  相似文献   

3.
方晖 《收藏》2014,(6):68-73
梅兰芳先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位居“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舞台艺术》是京剧题材邮票中最为出色的一套,设计孙传哲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过,我们还应知道,另有两人对这套邮票的设计取得成功起过关键的作用,一位是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另一位是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协助其兄为梅兰芳做了许多事的许姬来,他们都是通晓梅派艺术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是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先生一生演出的京剧剧目很多,“贵妃醉酒”是他演出的主要剧目之一,两次被搬上邮票和邮资明信片。1994年10月22日,原邮电部于梅兰芳先生百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邮政部门发行 了TP2《梅兰芳·京剧艺术》邮资明信片1套4枚。我好不容易 才买到两套,片分寄给邮友,只留下了封套。2004年是梅兰芳 诞辰110周年,我于重阳节那一天去了梅兰芳的原籍泰州。在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到《罗可可绘画艺术》是在杭州2010全国集邮展览上。此前只是听说过。我虽然与刘运忠先生从未联系过。但却经常在《极限邮讯》上见到他关于绘画题材极限片的介绍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其他故事我是一无所知。近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集邮经历,让我备受感动。可以说刘运忠老师是将集邮和绘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中国集邮界,像这样执着和痴迷的“发烧”友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8.
提到昆曲艺术,想起了收藏的一部名为《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的电影纪录片。影片是由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前苏联摄影专家雅可福利夫摄影指导,前苏联录音专家戈尔登担任录音指导,吴祖光导演,在1955年共同拍摄的。它忠实、客观地反映了梅兰芳先生的五十年舞台艺术生涯。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5):183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7):177
一把"贵妃壶"五秀"兰花指",首件艺术级紫砂壶震撼诞生"贵妃醉酒"梅兰芳珍藏级紫砂壶素面素心,形神兼备,简洁流畅的线条中透着几番清幽古意,展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紫砂的线条之美与京剧的动感韵律交相唱和,水洗凝脂,紫泥流韵与梅之凌寒留香、俊雅高洁不谋而合,共品其雅,共味其艺。一把"贵妃壶",动中生静,静中有动,线条柔雅,圆润华滋。东方美学与西方艺术的大胆交错,艳不失雅,香不没韵。壶上一幅梅兰芳《春消息》图,美如其人,妙如其戏,清秀俊雅寒梅寄意,清醇崇高的品格昭然若示。五只杯身正面为一枝秀梅,反面为五款典型"梅派"金兰花指,柔美雅致,美态撩心,精湛卓越的梨园技艺由此即可心领意会,融汇了国画大写意的豪放、京剧唱段的严谨,用吕尧臣大师封存达30年之久的上等紫砂泥所造,上百道工序均是纯手工精心打造作品实现了京剧、紫砂、书画、镌刻四大艺术门类的首度跨界结合,以最高技艺向梅兰芳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1.
"杨佴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材料基础上,融合西洋绘画的构成及色彩因素,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探索不但在中国,也在世界绘画领域发现了新的可能。"(摘自美国帕斯高艺术中心主任高马吉先生撰文《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中国艺术家杨佴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云翔 《集邮博览》2009,(3):26-27
《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是邮电部1962年为纪念梅兰芳先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贡献而发行的系列邮票之一,其中,小型张发行量仅2万枚,是当时面值较高,发行量较小的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印制精美,设计、用色、构图俱佳,一直以来深受海内外集邮爱好者喜爱,是一枚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几十年来,很少发现漏印变体票留存于世。难得的是,18年前,我有幸在德国买到一枚大面积漏印的梅兰芳小型张,并珍藏至今。  相似文献   

13.
石月明 《中华武术》2002,(10):24-25
梅兰芳是国际顶尖级艺术大师。傅钟文老师一次在朋友家里遇到了梅兰芳先生,梅先生向傅老师说起一件事。梅先生曾向杨澄甫老师学过太极剑,《霸王别姬》这出戏中的剑舞就是根据杨老师的太极剑创编出来的,这说明文化艺术在很多领域里是相通的,文艺、武艺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22日是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石家庄日报刊登了关于笔者收藏的1920年《天女散花》明信片的文章和5枚剧照明信片。我将报纸和1994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发  相似文献   

15.
“正当西方人努力探索东方法则之际,我们东方人却盲目地追随西方,跟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跑到了祖先们曾经立足的地方,也正是我们一直努力逃避自己的地方。”这是蔡绪锋先生在他的著作《东方CEO》中说的一段话。“东方CEO”,顾名思义,他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而其文化身份,又是“东方”的。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西方的时候,蔡绪锋先生,这位泰国正大集团的副董事长,却一次次地强调,我们祖先曾经立足的地方,其实就有许多丰富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开掘。而围棋的黑白子,同样蕴涵着东方文化的智慧。蔡绪锋先生痴迷于围棋,他又从围棋中领悟了东方管理之道。当他想将他的这份领悟与人分享时,他又成了一个思想者、传道者。  相似文献   

16.
誉满海内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武生泰斗李万春先生,致力京剧艺术六十余年。他功底深厚,文武昆乱不挡,长靠短打及红净等行当均见功力,创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被人们誉为“活关公”、“活武松”、“美猴王”。他虽已七十二岁高龄,却仍然活跃舞台和排练场上,这在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的武生演员中是很罕见的。这天,我们迎着拂面的微风,来到李万春先生家里拜访,恰值他千里迢迢赴郑州传艺归来。先生神彩  相似文献   

17.
功夫到家     
为了提高钓鱼漫画的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本刊新开辟“漫画赏析”专栏,由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对国内外的一些优秀钓鱼漫画作品进行分析。缪印堂先生1935年出生于南京,1956年起先后在《漫画》、中国美术馆、文化部文艺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从事创作和研究工作。他从事漫画创作40余年,创作领域甚宽,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4次获国际漫画大赛“优秀奖”和“佳作奖”,著有《缪印堂漫画集》《漫画艺术ABC》《世界幽默画赏析》。缪印堂先生现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漫画》《漫画月刊》编委、郑州大学新闻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8.
梅兰芳     
贾关法 《上海集邮》2008,(10):14-15
梅兰芳(1995年梅兰芳纪念馆企业金卡,图1),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出生于北京京剧世家。父母早逝,由伯父抚养。8岁学戏,一出启蒙戏《三娘教子》,唱词竞久久不能成诵,令老师大失所望。但梅兰芳并不丧失信心,反而以勤补拙,人十我百。1904年,11岁的梅兰芳首次在北京“广和楼”戏院登台扮演“织女”,初露才华。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22日是已故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生110周年的纪念日。江苏泰州市邮政局于当天启用“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纪念邮戳1枚(图1),主图为梅先生的头像。哈尔滨市邮政局于10月15日启用“纪念梅兰芳诞生110周年自《西施》始二胡与京剧结缘”宣传戳1  相似文献   

20.
漫画家常铁钧先生曾经长期在《光明日报》从事美编工作。他从小就酷爱京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传统京剧和漫画融合在一起“老戏新画”,形成了自己的漫画特色。并在1993年获漫画最高奖“金猴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