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影响和限制耐力性运动项目的成绩的生理因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取决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成绩.大强度持续性运动可导致呼吸肌疲劳.运动性呼吸疲劳可能在决定运动耐量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运动肌力量的生成(外周疲劳),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用力自感不安反馈引起工作肌运动单位输出功率下降(中枢疲劳).对呼吸肌进行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等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呼吸肌训练的最适宜方案。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RCT,包括各项目一般及高水平运动员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D=27.93,95%CI[21.12,34.75],p <0.01;用力肺活量(FVC)MD=0.13,95%CI [0.03,0.23],p <0.05;每分最大通气量(MVV)MD=7.65,95%CI[1.86,13.44],p<0.05;计时测试(TT)SMD=-0.53,95%CI[-0.77,-0.29],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MD=0.11,95%CI[-0.01,0.22],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回归分析发现,训练时间是引起MIP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来源。具体表现为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对MIP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8~12周的训练效果优于4~6周,5~7天/周的训练频率优于2~4天/周。结论 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MIP及多种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表现,持续时间8~12周、训练频率5~7天/周的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更有可能收获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长白景仙灵的临床研究表明:长白景仙灵能提高女子游泳运动员血清睾酮、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提高有氧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疲劳的消除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生皂苷能够增加肌肉中氧气供应和弥散的能力、并增加葡萄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从而明显增加人体的运动耐力。同时,人参皂苷能促进运动后肌肉能量储备的恢复、减少乳酸产生和降低肌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运动时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表明酸性代谢产物电离后使工作肌肉内氢离子浓度升高,引起PH下降,出现了非代偿性代谢酸中毒,进而使能量代谢和Ca~2+调节发生紊乱,干扰了体内某些生代和代谢机能,最终导致运动性疲劳,使机体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疲劳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疲劳小鼠不同运动饮料进行灌胃,测定小鼠跑笼速度和时间,观察各组小鼠耐力的差异,比较不同运动饮料对疲劳小鼠体力恢复的效果。结果显示,在进行跑笼实验前8min对小鼠灌胃,4种饮料对小鼠抗疲劳均有一定作用,能够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和运动速度。其中红牛效果最佳,佳得乐吸收最快,表明疲劳后短时间内饮用运动饮料可以起到增强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析遗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今后运动水平的发展。探明运动能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对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选材的目的是从青少年群体中选拔出那些具有良好天赋的青少年,予以科学系统的训练,使其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建立持续游泳的动物模型,探讨一次性耐力运动对大鼠间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及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为①3h游泳后即刻,间脑5-HT增加23.15%,至少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体温调节、情绪变化等因素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②一次性耐力运动期间,间脑5-HT合成过程占优势,分解过程变化不明显,而恢复期分解代谢过程占优势;③一次性耐力运动可显著降低间脑DA水平,5-HT与DA比率亦显著性升高(P<0.05),20h恢复期间脑DA浓度增高,5-HT与DA比值降低(-27.51%)。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药理作用,采用运动训练学等方法研究了EGb对小鼠耐力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仅通过服EGb而不进行运动训练,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0.1>P>0.05),但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而运动训练与EGb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耐力性运动能力(P<0.01),显示EGb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对力竭性动后的疲劳消除和促进小鼠体力恢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药“人参健脾丸”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疲劳恢复的机制,对2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通过6周的随机、双盲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生休指标(Hb、T和BUN)、主观体力感觉(RPE)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尿素、主观体力感觉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人参健脾丸”可以改善运动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增加做功时间。  相似文献   

11.
IGFs对骨骼肌的作用及运动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主要是IGF-I)在骨骼肌的生长发育、适应性肥大、微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的作用及运动对其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IGF-I不仅可以通过与特异性IGF受体结合,来调节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还可以通过局部调节蛋白质的代谢、刺激卫星细胞的增殖等方式来影响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促进微损伤修复。至于运动对血清IGF-I影响的结论还不一致,但比较肯定的是运动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IGF-I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相干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静态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主动肌与拮抗肌sEMG的相干性分析探索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共神经输入(common neural inputs)同步支配的变化特征。方法:以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以50%MVC负荷强度静态屈肘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的sEMG,为考查疲劳因素对相干性分析结果的影响作用,对记录的sEMG按运动持续时间平均分为两段,分别对两段sEMG进行相干性分析处理。结果:在疲劳负荷实验过程中,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MF指标随运动持续时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单调递减变化趋势。从相干性分析结果看,在beta频段和gamma频段内,运动后半段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sEMG相干函数值要明显小于运动前半段,而tremor频段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50%MVC静态负荷屈肘运动致肌肉疲劳过程中,随着负荷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肱二头肌与拮抗肌肱三头肌共神经输入同步支配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及运动皮层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激活能力随疲劳发展的下降不同步性及为维持既定的收缩负荷,中枢神经系统对主动肌与拮抗肌运动单位的募集策略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特征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 ,对运动性疲劳时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性探讨。结果表明 ,近年来从细胞分子水平上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越来越深入。疲劳不仅可以主观感受 ,也可以从机体、器官系统、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的水平上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与pH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兴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4):34-35,42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众多研究表明,pH的下降与运动性疲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H值的下降可通过影响骨骼肌、脑、心脏、呼吸、肝脏等器官系统而促发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及其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祖宝  李昌颂 《体育科技》2000,(3):51-52,57
疲劳是人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反应 ,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经过休息、调整疲劳就会消失 ,工作或运动能力将得到恢复或提高。  相似文献   

16.
略谈运动性疲劳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4):100-102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面访等方法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论述了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的分类依据及建模方法;在分析已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标准化的运动性疲劳模型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效,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茶多酚的组成、生物活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建立的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近十年来有关运动疲劳动物实验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试图找出其中有关运动疲劳动物模型建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与运动疲劳理论方面的联系,并对目前有关运动疲劳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运动生理生化机能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