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恐惧,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厌弃,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孔雀东南飞》和英国文学史上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灿烂千阳》以阿富汗内战为创作背景,通过描绘在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人民的灾难生活,渲染出爱的力量。胡赛尼在《灿烂千阳》中以两位女性做主人公,讲述在阿富汗内战混乱时期人们生活的失落、女性在绝望中生存的故事。关于爱的力量在故事中描述是多方面的,有女主人公与母亲之间爱的依存,也有主人公姐妹之间的生死情谊,这种在困境中的情谊鼓励人们不断迸发出希望与力量,最终唤起人们追求新生活、新希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蕾  梁永召 《文教资料》2006,(30):185-186
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在恩格斯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很重视对宗教问题的研究,从青年时期起就写下了一系列论述宗教问题的论著,尤其是《反杜林论》。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宗教下了一个规范性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这一定义抓住了一切不同信仰形式的宗教和各种不同历史形态的宗教的本质特征——“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进而为人们理解宗教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均以史诗般的气魄和规模分别再现了哥萨克民族和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人的命运的升降沉浮,它们沉重、厚实、悲壮、哀怨,像两支庞大的交响乐,其旋律在人们心头久久萦绕回荡,令人不能忘怀,那挥之不去、抹之不尽的感触所蕴含的到底是何种神秘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电能》一课,就知识内容而言,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利用水力、风力、火力和原子的力量,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人们又裉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利用电能来做各种工作。对于城镇儿童来  相似文献   

6.
<正> 《奥瑟罗》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自1604年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关于该剧的悲剧性质和成因,古今中外的评论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这个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问题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7.
宣传画又叫招贴画,是一种最富有群众性的绘画,它通常通过生动的深刻的形象、鲜明的构图和有力的色调,吸引人们的注意,给人们以强烈的教育感染。为了要使人一目了然,宣传画的画面要力求简洁,更概括更集中地表现主题,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到画面所提出的号召上,才能发挥它巨大的力量。宣传画和政治口号、标语密切结合,标语口号成为宣传画的有机组成部分。画和生动  相似文献   

8.
论《浮生六记》的情爱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恋情美、性爱美、相思美、情趣美、至爱美等方面,对《浮生六记》的情爱美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从而揭示了作品表现的人的积极本质力量和人文精神。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文学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爱,这是一个多么温暖、激动人心的字眼,它曾使素昧平生的俊男靓女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它曾凿穿人们内心冷漠的冰层,达到心灵的沟通、交融;它还曾激发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憧憬,使人朝着真、善、美的高峰攀登,百折不挠,永不退缩.当然,有时,它以恨的脸孔出现,裹挟着复仇的勇气和力量,向着生活中的假、丑、恶猛  相似文献   

10.
由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父爱的力量》一书,是台湾嘉义大学专门研究家庭教育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学者廖永静先生的研究成果。它教人们重新认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做个好父亲。廖先生总结传统意义上的父亲角色作用,经归纳研究,指出了在E时代,父亲应该是家庭尤其是孩子“爱”的守护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导师和象征。全书共24.6万字,分六个方面,阐述了父亲的角色作用和象征意义:传统父亲、快乐爸爸、沟通爸爸、民主父亲、学习爸爸、天才爸爸。你知道《父爱的力量》吗?@马斯充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的小说《熊》中的荒野与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感到迷惘和焦虑。在寻找失去的家园的同时,作家通过艺术与行动赋予荒野与高粱地新的意象。荒野是意志和力量的结合,是智慧与野蛮的统一。高粱地则构建起一个以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所组成的生气勃勃的民间世界。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信息密集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量的迅速膨胀,便获取和使用信息成为人们生存的主要手段。惟有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是帮助人们面对这些变化的有效途径。1997年7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以“成人学习:问世纪的关键”为主题,从全民终身教育的角度,阐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动员各国政府和有关方面的社会力量推动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的国际合作。会议强调指出,成人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的全民终身教育概念…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唐僧性格呈现多样性,象征人们在认识真理,达到理想的过程中的指路碑.孙悟空放纵个性,藐视尊严,反抗权威,象征一种自由思想、斗争精神、英雄气概.猪八戒是个喜剧性形象,他是人们自身弱点的象征.妖魔本性凶残,是社会的丑恶现象的缩影,是困难、干扰、险阻和障碍的象征.神佛有时象征束缚自由,有时象征干扰障碍,有时象征外援力量.西游记离奇变幻的故事和情节,象征人们对真理和理想的渴望,和对成就事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生命中有很多美好的心灵花园。可是我们总自以为是给她们筑起一道道高高的围墙。将其封闭起来,还自鸣得意,认为那样最拥有最美丽。殊不知正因为你一手制造了与世隔绝的围墙,使你失去了让许多人沟通享受的机会,失去了美丽的花园,因而也会失去了人们真诚呵护的力量。难免遭来一些好奇者的践踏。招来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妒忌,甚至还会招来强盗们的抢劫。这就是《没有围墙的花园》一文蕴涵的深刻哲理。美丽不是自私的!朋友,应当拆除你手造和心造的围墙,给人们一片灿烂的空间,走出自我封闭的围墙。与人坦诚沟通你会得到人们真诚的呵护衷心的拥戴和热情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对于宗教的认识,古今中外虽各不相同,但宗教意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有人说,诗歌只有与宗教结合被神灵指引才有可能产生好诗,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泰戈尔的《飞鸟集》等.这一观点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内心强大起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他便可以飞出凡尘,建立另外一个世界.这时候,他可能就与神和上帝不远了.当代中国诗坛,局限于现实的身体写作者多如牛毛,而寓于宗教的神性写作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巴尔扎克把文学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高度,他像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那样把法国社会现象作为他观察、认识和分析的对象,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和支配力量,通过他的分析研究,找到支配人们欲望和行动的力量是金钱,资产阶级依靠金钱日趋得势,贵族阶级在金钱面前不可避免地没落衰亡。与此同时,巴尔扎克把他对社会的认识、分析和研究纳入形象,通过文学形象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复杂的事件、人物性格和感情,并表现作者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雷雨》自问世以来,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评论不一,观点多样,即使是对《雷雨》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周朴园”说、“蘩漪”说、“周萍”说、“神秘力量”说、“命运”说、“雷雨”说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着对剧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对于《锦瑟》的阐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总能不断发现它的新意。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朦胧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吸引着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该诗的多义性与燕卜逊提出的复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用复义理论对此诗的多角度层层剖析,进一步探究该诗所具有的独特的哀感顽艳和深情绵邈的意境,体会心灵的旅行。  相似文献   

19.
对于《锦瑟》的阐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总能不断发现它的新意.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朦胧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吸引着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该诗的多义性与燕卜逊提出的复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用复义理论对此诗的多角度层层剖析,进一步探究该诗所具有的独特的哀感顽艳和深情绵邈的意境,体会心灵的旅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政府政策对民间经济的影响来思考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对民间自身的发展力量未引起相当重视。习惯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个体性和特殊性。《广西商业会馆研究》的论述表明,在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中,民间力量对于推动地区商业经济活动发展,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民间力量的作用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广西商业会馆研究》一书有助于引导读者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以至重视与思考民间力量。另外,该书研究民间力量的依据与方法也能给读者较多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