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体感知 人教版教材在“空间与图形”这一块的编排上很有特色,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过去的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主要侧重于计算,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标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为此,新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并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像能力。  相似文献   

2.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认识图形的特征,比较图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形成空间观念。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通过“呈现错觉图组”“提供结构材料”“借助比较过程”“留足想象空间”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从直观感知走向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简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通过有序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以往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已经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把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了位置确定、图形与变换等内容.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图形变换和描述、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方法等来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教材 ,定位目标(一)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基于以上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 知识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 ,理解…  相似文献   

6.
“空间与图形”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把传统的“几何初步知识”改变为“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编排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从下表的“几何初步知识”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对比及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新数学课程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其它分支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拓展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1.长方…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优化相关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主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推动数学素养与自学能力的协同发展.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价值,从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几何知识的经验和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空间观念,可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揭示  相似文献   

9.
“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在小学几何知识的开头。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本单元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直观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想、画、量、算中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 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包括三小节:直线和线段,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周长”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的教学内容。周长计算看似简单,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从感知对象看,学生观察图形首先看到的是“面”,感知的是面的大小,对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一周边线”是很难感知的。从度量属性看,周长是封闭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其本质是长度,也是对一维空间的度量,所以周长比面积更抽象。《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图形的周长教学可以借助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莉果 《家长》2024,(4):64-66
<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与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密切相关。为了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感知、实际操作、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将直观想象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空间观念与想象力的培养作为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引领学生巩固几何概念与图形性质等知识。  相似文献   

12.
“九义”学大纲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复习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形体特征促进表象的形成,正确把握好几何知识“初步”的尺度,强化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体现教材编排意图,找准强化空间观念的切入点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都是从复习概念入手,通过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指导学生再次感知,以此强化和扩展表象,然后…  相似文献   

13.
【设计背景】 直观几何就是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一年级,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与正方体在前.辨认长方体、正方体某个面的形状——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后,确立了“面在体上”的观念。本课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也为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谢启芳 《小学生》2013,(5):60-60
小学阶段的"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以往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课程标准》将以往的"几何"已经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把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了位置确定、图形与变换等内容。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图形变换和描述、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方法等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屠力 《辽宁教育》2007,(9):51-52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这将为目前和以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新课标教材在第一学段安排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了过去少“空间”、少“图形”,仅仅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的做法。在削弱单纯计算的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既让学生认识图形.又增加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以及测量的内容。如让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来测量物体等。  相似文献   

16.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第100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基础。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邱月 《考试周刊》2014,(92):74-74
<正>1.引言"图形与几何"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形旋转"仅仅是它的一个枝节。学好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理解线段、直线、角、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本概念,还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思维力;学好它,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一年级的几何知识数学只局限于直观认识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正因为是直观认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我们参照大纲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认识三角形、圆》(义务教材第一册P54)一课,我们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学生的自行操作,学生动眼、动手、动脑,运用整体感知、要素感知、联系生活三部曲让学生逐步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从而认识图形。  相似文献   

19.
教材教法简析1.“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初步知识由平面到立体的扩展。教学时可从复习有关长方形的知识入手。2.长方体是小学生首次遇到的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使他们先从感性上有所认识,这是形成概念的必要基础。3.从认识具体的实物模型过渡到学会看立体图是形成概念的重要一步。考虑到小学生空间观念比较薄弱,仍应从实物着手,逐步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秘密”为例,从“用眼”观察、“亲手”操作、“动脑”思考、生活运用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