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斌 《宁夏教育》2004,(7):102-103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仔细分析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文言文有何用途。针对现状,我帮助他们明确这样几点:学习文言文是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部分,文言文中有古人运用语言文字的精髓。我们今天学习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诗文经常使用“用典”这一修辞。古人用典一般有三个特点:(1)用古事,(2)用古语,(3)借古说今。熟悉古人的用典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好古诗文,并从容应对高考中的有关题型。  相似文献   

3.
用典例析     
用典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在古代汉语中尤为常见。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前代典籍中的人物、故事,或撷取前人诗文中的词句,化为己用,这些被引用的对象,就叫做典故。典故使用很恰当,能大大加强语言的表达力,使一篇文章大放华来。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作品时,不可忽视典故的含义和用法。典故的使用方式很多,最常见的用法,是正用,即直接引用,也就是把古书中记载的事,直接明了地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选的《冯婉贞》一文,冯婉贞对  相似文献   

4.
上期谜底     
《神州学人》2000,(11):45-45
典故是诗文里经常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古人写诗作文,常常引用典故来增强表现力。我们阅读古诗文,如果不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就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现代人说话写文章,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个典故,便会使语言和文章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5.
古人为文常用修辞来表情达意,以收到或华美藻饰,或简洁生动,或委婉含蓄,或悦耳动听的艺术效果,这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准确识别、恰当解释这些运用修辞的文言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修辞也有所涉及,因此,很有必要对这块知识进行梳理并掌握其翻译要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盲文在特殊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占有重要地位。盲文是盲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是盲人进行书面交流的手段。盲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教育离不开盲文,如同健全人离不开普通文字一样。学好盲文是加深对盲人的了解、加强与盲人交流、胜任特殊教育工作、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条件。掌握这项技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掌握了合适的方法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掌握这项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同学共同来摸索经验,共同来学好这门技能课。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适时抓住文言文中的古汉语修辞,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对古代文言文掌握、理解非常到位,可以说掌握一点古汉语修辞,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古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考查越来越重视断旬(句读)了,这的确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缘何?一来是有继古遗风,我们的古人是非常看重句读的;二来是断句很能检测出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一种真正的文言文能力检测。  相似文献   

9.
一、巧用成语介绍文言语法1.利用成语掌握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时要判断一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了联系上下文语境外,还要掌握一定量的实词意义。教学中,我们在介绍文言实词时可以引用部分成语。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这个词的含义时,可以引用"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负"(失败)等成语。  相似文献   

10.
孙宏新 《学语文》2006,(6):3-33
用典是援引前人的事迹或摘取文献的词句来表达自己情意的一种修辞方式。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云“: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这句话既说明了用典的目的是引用古代来验证现在,又揭示了用典的特点是根据具体的事例来比照抽象的义理。古人善用典,用典如果用得好,能够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有时候通过对用典的分析,往往是打开理解诗歌的钥匙。晚唐诗人李商隐是用典的高手,他在自己的诗中喜欢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锦瑟(》见卷首)是用典方面的典范,但也因为过多的用典导致读者的不解而引起不同的理解。下…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学习和掌握一词多义是一个较大的难点,但我们如果掌握了多义词的使用规律,能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就能较容易且较全面地掌握它们。例如对文言文中的“夫”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归纳分析来理解掌握。一、用在句子开头,是发语词,表示议论的开始,没有实在意义,不译。例如: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夫天者,人之始也。(《屈原列传》)4.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察今》)二、用在一句话的结尾,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例如:1…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适时抓住文言文中的古汉语修辞,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对古代文言文掌握、理解非常到位,可以说掌握一点古汉语修辞,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古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古汉语修辞目前主要有以下20种:比喻、夸张、借代、比拟、委婉、摹状、仿拟、引用、反语、双关、拈连、藏词、设问、错综、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层递、顶真。下面就其中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辞简要地分析一下。比喻比喻有明喻、隐喻两种。明喻是使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同时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若”、“犹”、“似…  相似文献   

13.
典故是指历史上可为典则或借鉴的诗文、故事,我们加以引用来说明问题,叫做用典。用典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包含言外之意:还可取得风流典雅,有凭有据,知识渊博的效果。阅读各类作品、文章、经常会碰到典故,如果不了解含义,典故往往成为我们阅读的拦路虎。可见典故实为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不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可小觑,在高考中占据着很高的分值。文言文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沉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更深刻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然而,文言文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价值并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考和高中语文教学在文言文阅读方面提出一致的要求: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所谓“读性”,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理解词义句意;其二,把握文意并进行分析、概括。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只靠学习课本上的儿庄文盲文是不够的,必须在平时学习中就不断熏陶积累。为此,我利用展读时间让学生学习文盲文小故事,效果很好。每次展读只读一个文言故事,对于每个文言故事分四步来学习。第一步:默读。目的是通过默读,疏通文句,了解故事大意。第二步:朗读。目的是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断句,发现重点词语和句子。从语感上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能够准确看读盲文课本是学习特殊教育的师范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方法: 就像我们学习汉字要先学会笔画.学习英语要先学会字母一样。要想学会盲文我们就先要记住盲文点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修辞的角度说,用典是引用的一种,暗引典故叫用典,如果明引一大段“典故”,一般叫引用而不叫用典。《汉语大词典》释为:“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前者叫事典,后者叫语典。  相似文献   

18.
学盲文     
<正>一提盲文,大家肯定要问,为什么要学?我们又没有盲,学什么呀!我说,学习盲文对我们很有价值。开始接触盲文,我就向老师讨教其中的识字奥秘。原来,盲人在用手指触及盲文时,大脑根据盲文凸点的刺激与语言中枢发生联系,最后辨认出是哪些"文字",并知道这些"文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那,盲文就是几个点,该怎么看?"我问。"盲文的点,最多有六个,最少有一个。盲文是由法国人发明的,通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课程目标”第九条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可现实是,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文言文,一学习文言文就眉头紧锁,痛苦万分,甚至有学生说:“老师,你讲吧,我们都记着呢!”记,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也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学生心中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其学习兴趣,尽快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知识的距离,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古今汉语联系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怎样联系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新探。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有了,但它们的某些词语的用法,却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它,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学生是能理解的。如:《桃花源记》一文中,“自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