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世界各国交往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的世纪。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就文化而言,我们无疑要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也应把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推向全世界。中华传统美...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以后,在恢复重建中形成了灾后重建精神,这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继续.从灾后重建过程中所呈现的新气象、新风尚、新乐章,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视角,把灾后重建精神初步概括为:"坚忍不拔,率先垂范;大爱和谐、感恩进取;我为人人,人人奉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精神,都是宝贵的时代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存存 《中国文化》2008,(2):98-111
二十世纪大概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最不堪回首的一个世纪。我们的文化体系在此前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几乎还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来自知识分子内部的怀疑和否定。1911年,当大清帝国最终被推翻,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帝制也终于走到了末路的时候,人们或忧虑或兴奋地蒙眬意识到,这远不仅是政治制度的更替,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全面崩溃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道家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俞力涛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文化,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会发生什么作用?还有没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正在把对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5.
让读者在阅读中通过具体的人与事了解历史、感握历史,是策划本期东方话题——人与世纪的主要动因。下面这组文章向读者介绍的是在本世纪内有代表性的几位学人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有的文章作者并非专业研究者,写法也不一定合学术文章的理路,但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这组文章为我们回望与反思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所走的曲折历程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6.
欧美近代文化,以14世纪文艺复兴启其端,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标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作为与欧洲中世纪神学完全不相同的文化形态,参与了欧洲冲块封建意识形态的斗争。欧洲近代思想的先驱者们,曾经广泛而狂热地运用中国的文化材料,守护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摇篮,并在尔后形成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留下了不灭的光辉。欧洲人大约八16世纪开始,把寻求摆脱神学迷狂的眼光转向中国。当时,葡萄牙著名的学者乔安·巴罗劳斯(JoaodeBarros1496-1570)在其所著的《每十年史》的《第三十年史》中,第一次以文艺…  相似文献   

7.
新形而上学体系和价值理想的重建张立文海峡两岸学者有机会就中国文化问题,进行交流,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大陆在80年代初以来,曾对文化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涉及各个层面的问题。1988年冬,笔者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学期间,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文化因素贯穿到各个方面,影响着灾后重建的进度、方向、形式和结果.在重建之初,文化重建就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并形成了汶川地震重建的独特模式:保护利用式重建、城乡互渗式重建、原地起跳式重建、创意植入式重建、主题反差式重建、产业延伸式重建、复合多样式重建、科学教育式重建、机制创新式重建等."五民"模式等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路径,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基本经验.文章分为"春回大地·春歌如潮·春暖花开"三部分,我们将陆续刊发.此为文章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漫谈华夏文化与家庭□高祥樟一自从亚洲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些西方的传媒就惊惊乍乍地预言着东西方文化将在21世纪发生一次冲撞,有的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西方文化在统治了世界几个世纪之后将趋于衰落。经过传媒间彼此互相一炒,这...  相似文献   

10.
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尤其要注重大力弘扬我省精神家园的内核和精华,把重建精神家园融入灾后重建全过程,形成全省人民的自觉追求,以凝聚人心,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在此世纪相交之际,自然引起我们的文化反思:未来东西文化的关系如何?走向如何?作为东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又如何?不同文化的关系与作用决定于社会实际。我以为当前人类社会有两大突出现象:一是威胁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当我们讨论历史文化的时候,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一种观点受到普遍重视,这就是"轴心时代"的概念。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人类思想的一个蓬勃发展阶段,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也属于这一时代。毋庸置疑,这一时代的确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形成时期。但是,对于有着连续不断悠久历史传统的华夏民族来说,在轴心时代之前,还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如何从中总结出对我们今天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文化观念?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看,他虽然承认"各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精神",但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视觉艺术中涌现出的“极少主义”思潮时,会发现托尼·史密斯、罗伯特·莫里斯等艺术家已经把“极少就是极多”这句悖论式的箴言发展到了极致。虽然用“极少主义”这一概念来概括这些艺术家的特征并不甚完全,但至少显示了其总的特征和共同的目标,即采用极为简单的、通常是几何化的形式,并且具有鲜艳、饱满的“工业色彩”。  相似文献   

14.
编后记     
编后记1995年很快就要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得到读者朋友的帮助,终于编完第六期稿件。在这里,我们想把心里的话向读者倾吐一、二。本刊是通俗宣传祖国优秀文化的杂志,将文章的品味与质量视为刊物的生命线。可是由于销路的关系,以及办刊经费的拮据,我们曾想大量...  相似文献   

15.
许海娜 《世界文化》2012,(11):28-30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深刻的作家之一。他所处的19世纪俄罗斯是一个“成问题的时代”:传统的东正教文化信仰正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文化语境下,当时俄罗斯人普遍面临着一场生命神圣性逐渐消解的精神危机。陀氏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担当,用文学创作肩负起为人类灵魂寻求出路的重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菩与恶、罪与罚的撕扯中历经磨难并最终复归神圣的“人神”形象,并通过他们传达了作者为人的拯救而“重建生命神圣性”的创作理念,也揭示了神圣对人类精神的意义,这对我们21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学是研究学术和寻求真理的场所——这是20世纪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共识。这就是说,大学应当成为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这只是一种逻辑的推演,问题是大学和大学教育如何才能培育出具有文化自觉的人才;通过他们去影响社会,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一体化的时代。由经济一体化走向不同文化的沟通对话和某种程度的共谐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然趋势。联合国第53届大会决定:2001年是“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适应这一趋势,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转型与民族心理变异黄曙光站在20世纪最后一级台阶,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每一个中国人是否都感到了肩上沉重的历史使命?这既是百年之交的小世纪,也是千年之交的大世纪。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小心翼翼地追索,艰苦卓绝地奋斗,留下了一幕幕悲壮,书写了一篇篇...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民本思想作为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先秦儒家的学说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就其处理君民关系的论述作一探析。先秦儒家认为,君主的职责只能是为民造福,而不得以天下为私。他们把人民利益作为评价君主的标准。孔子把尧、舜、禹作为理想的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