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而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列宁前期的社会主义观基本上是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经过实践后调整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俄国实际的新社会主义观;斯大林回到了“马恩“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观上,经过实践后形成苏联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导致社会主义观在理论上的混乱,实践中的变形:戈尔巴乔夫顺袭苏联模式,经过实践碰壁后转向民主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不能抛弃,抛弃了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但马克思主义是方向,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才会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自称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发展的“新社会主义”,但是却提出了诸多与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相一致的理论主张:在革命的动因和目标、革命的主体、革命的途径上都“修正”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种“新社会主义”,认清其本质,识别其目的,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发展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解人手,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的新内容,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解决新世纪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文艺呼唤英雄形象匡瑚宗社会主义文艺要不要塑造以及如何塑造社会主义英雄形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说清了的。然而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出现过“高大全”、“假大空”的错误倾向.“四人帮...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本文全面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一国两制”的实施和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优越性”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国际阶级斗争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邓...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导源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溯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内蕴的价值性,最终归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根本的实践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得突破、形成阵营、遭遇曲折、艰难奋起的世纪。在这一世纪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直面临着三个世纪性难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从中国面临的国情世情出发,从总结历史经验、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入手,进行全面改革,破解了这些难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形态,坚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成了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目前国内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一直存在争论,邓小平提出这一观念其实是有其思想前提和历史背景的。第一,他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相互隐含地提出来的;第二,针对我国长期忽视社会力发展而提出来;第三,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而提出来;第四,更主要的是针对我国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首位,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时代的发展赋予先进生产力新的特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都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党首次提出的。它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有一定区别的。国外有些报刊说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表示中国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国内也有人疑惑,我们是不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一个值得搞清楚的问题。为此,我想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向述评鲁林(一)苏东剧变使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受到了极大的震荡。世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势力借机大肆底毁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断言:“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终结的时代”,“1999年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马克思主义死亡了...  相似文献   

13.
本阐述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具体表现了“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指出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可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他在1989年会见苏联领导人时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许多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现,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更…  相似文献   

15.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点理解时运凯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认识、深刻理解这一...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优于、高于其他一切社会理论的显著标志。“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含义上具有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两大体系。因此,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学习邓小平理论,认识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用生产力的标准认识社会主义,用人民利益的标准衡量社会主义,用发展的标准评判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精神,全面展示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利益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和内在联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三个代表”正确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也进—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大大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因此,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且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