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统计分析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 1989年到 2 0 0 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GDP、国家财政收入做出回顾和分析。得出结论 :三者关系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增长率与国家财政收入年增长率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由此提出构建《中央财政收入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较低,而地方财政较为宽裕,实行这种体制对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大大加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占17%,而有着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0%多。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然而中央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却并未增加,1995年中央本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重比1994年还下降了0.64%。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1.投资主体重心偏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较低,而地方财政较为宽裕,实行这种体制对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大大加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占17%,而有着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0%多[1]。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银行不良债权不断增加,致使财政、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尤其在结构调整中的力度)弱化。为此,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清理银行不良债权,明确财政、银行的职责,这是提高财政、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到8.6%,创下了2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不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之下降,反而较去年略微提高0.1个百分点。广义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依旧保持在37.2%的高位水平上。1究其原因,首先,从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受经济减速影响,增速下滑显著,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88.1%,持续下降至2014年的84.9%;同时,非税收入的增速明显提高,占比增加到15.1%。非税收入成为地方政府弥补税收收入下降的重要手段。其次,从税收收入的结构看,以增值  相似文献   

6.
论国家财力的非秩序流失唐兆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家财力.包括中央政府的财力和地方政府的财力在绝对数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相对于更大幅度的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国家财力所占的比重却又明显的大幅度下降。以江苏省为例.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7.
加大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的比重,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出的新趋势。然而黔南财政并未紧跟这一时代要求,多年来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计划经济的体制惯性的影响,二是黔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力量不足以承担大幅度的民生投入。要改善黔南公共财政的民生投入状况,建议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压缩投向公有经济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压缩行政管理支出;三是要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以提高财政收入对民生支出的承担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与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过低,直接影响了财政收入职能的实现。个人所得税必须从税制模式的选择和征管制度的实施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5):46-46
周明华2008年3月27日在《广州日报》上撰文: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3月26日在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实现财政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4%”这一问题时说,这是国家确定的目标,但至今没有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据3月2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  相似文献   

10.
财源建设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发展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充足的财源,财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扶持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最终形成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财政和经济的良性互动.财源建设是地方财政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贫困地区地方财源建设的目标应着眼于进一步发挥贫困地区区域优势,优化财源结构,稳固、扩大财源范围,围绕经济抓财政,围绕效益抓财源,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减少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性.黔东南州作为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加强财源建设,促进财政增收,做大经济蛋糕,实现财政和经济的良性互动,既是当前黔东南州财政经济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黔东南州财政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实现黔东南州财政经济可持续协调和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遭受反倾销数最多的国家,统计分析揭示:对华反倾销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占我国遭受反倾销总数的主要比重;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绝对数量小,但其占对外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重大;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加倾向对华反倾销。因此应该重点防范主要对华反倾销国家;预防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跟随行为;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在实施创新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审美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有力的印证,而这些国家国民审美能力的提高率先就是抓好艺术教育。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与现实有极深刻的认识,早在1913年就剥肤见骨地指出:“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根据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当年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收入占GDP的21%不到。的确,...  相似文献   

14.
宪法的基础地位为构造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税收理念提供了指导方针。税收作为国家存在及其运行的主要物质基础,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我们在面对税收之相关问题时,不得不将之置于宪政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解读。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和平衡税权与宪法的冲突,形成一个公开、公正、有序、透明的税收法律体系,提高税收法律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财政收入、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工农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人员比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FDI增长率,对西部七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着重强调了重庆市的优势地位及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税收增长、产业结构和宏观税负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描述,采用19942015年宏观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宏观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负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宏观税负呈正相关。因此,坚持推进三大产业之间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扬中县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50%上升为去年的72%,上缴利润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4.7%。扬中县的乡镇企业所以能兴旺发展,加强职工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石油化工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运用法律或行政手段,加强对这些行业资产及经营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其稳定健康发展。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低于其他行业,在行政及业务管理上,受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但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每年上交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多。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1,(12):18-20
一、目前印度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特点印度实行比较集中的财政体制,中央败政的集中度较高。印度每年中央财政毛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65%左右,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缺口大,只得求助于中央。中央以财政返还的方式向地方转移支付,其转移支付额占中央财政收入的70%左右。中央财政净收入占  相似文献   

20.
赵定勇 《职教论坛》2012,(10):22-25
文章以立项建设的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其办学经费收入与支出的特点,从而得出:骨干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但政府财政投入比重偏低,学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社会(准)捐赠收入所占比重极其偏低,其他收入是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和来源;区域性投入差距明显,支出结构不合理,进而凸显高职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