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政治思想史中文新书概览(2011年2月-2011年4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庆 《政治思想史》2011,(2):193-197
对于政治思想史这一领:哦而言,国内学界无疑呈现出一种“西”盛“中”衰的格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译介与国内学者的二手研究一直在稳定地增长,相比而言,中国政治思想史(广义的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却显得举步维艰,不仅缺乏学科建制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2.
成庆 《政治思想史》2012,(1):193-196
作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者,笔者这些年一直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从现有的思想史研究而言,抛开"文献"与"阐释"两类最常见的研究取向外,事实上,研究思想史最易招人诟病的就是如何让读者确信研究成果恰当、合理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观念与思想;毕竟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质疑“思想史”,梁启超早在二十年代曾用“学术史”或“政治思想史”称之,胡适则谓之“哲学史”;三十年代吕振羽复用“政治思想史”,到了四十年代,侯外庐才在其学术著作中把“思想史”这一名称固定下来。但是,严格说来这一称谓很难十分准确地规定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质和量的界限。顾名思义,所谓“思想史”,应该包括一切属于思想范畴的历史,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社会的、历史的、军事的、文学的、艺术的、伦理的、宗教的、科学技术的、民俗的、民族的……等等思想,都应包括在内。由此就产生两个颇感困难的问题:一是对象广泛无边,包罗万象,没有具体的规定性,难于研究;二是若在某个方面有所侧重的话(如象有人主张思想史应以“哲学思想为主干”,也有人主张“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势必造成与某一专门思想史学科(如哲学史、政治思想史等)研究对象的重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有必要对“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些回顾与总结,以便吸取经验,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师伟 《政治思想史》2021,(1):76-96,199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自诞生起就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格,表现出了明显的经世特征,但也毋庸置疑,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具有政治知识积累的科学价值。虽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不是从中寻找某个普遍性的现成政治理论体系,但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又确实可以提供理论养分,并有利于理论工作者在时代性理论思考中充分吸纳民族性理论养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取向,就是立足于桄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知识,呈现客观内容,明晰理论逻辑,吸取理论精华。研究者要达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知识取向目标,就要充分注意其跨学科的知识性质,综合运用多学科分析方法,力争多学科方法在使用中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5.
任芮欣 《天中学刊》2023,(6):132-138
“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经历了早期酝酿、初步论证和理论定型等发展阶段,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相反相成特质及其背后的政治思维。从理论渊源来看,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混沌”性特征的研究、对中国传统哲学“调和”与“中庸”式思维方式的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矛盾的法则等,都对“阴阳组合结构”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方法论意义上,“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对思想史研究中抽象继承法的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批判继承法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本土化史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者,笔者这些年一直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从现有的思想史研究而言,抛开“文献”与“阐释”两类最常见的研究取向外,事实上,研究思想史最易招人诟病的就是如何让读者确信研究成果恰当、合理地还原了历史人物的观念与思想;毕竟思想史研究依照其本意,原本就是探究历史人物观念的内涵,如果放弃这样一种观念探究的努力,思想史研究基本也就如同缘木求鱼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阶级斗争转为经济建设,并逐渐恢复了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我国政治学从革命论范式转向建设论范式。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经过了传统的政治学研究范式、西方政治学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以及多种思想范式并存的时代,但是缺乏政治思想史的政治学范式研究。本文阐述了政治学范式的概念、中国政治思想史范式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运用政治学范式,以期为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一般是指“五四”以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里讲的是从“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9—1949)的政治思想史。这个学科还是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比较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是近两年来的事。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以求匡正。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界在1995 ~2005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主要从思想史要素、思想家或思想著作、思想流派、思想专题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厘清政治思想的理论脉络和发掘其时代价值底蕴,最终寻找到对当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一研究对学术增量和政治实践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注重从研究的贯通性、视角的交叉性和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概念”是具有实体性意义的聚集,一个社会,不仅仅由政治、经济等实体性内容构成,而且还由一系列概念组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概念内涵的考察是历史研究、特别是思想史的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史概念体系的选择、形成、溯源与流变,是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的前奏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晓春 《政治思想史》2019,(1):45-61,19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以教材建设为起点,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在研究方法上,摆脱了以往僵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解较之以往更为深刻。当前,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准确理解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对历史上的思想家说过的话作出合理的解释,依据现代价值尺度来体认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恰当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尤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没有形成体系?形成于何时?谁是集大成者?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人认为:“叶燮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有人认为:“王夫之和叶燮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意见”。王夫之和叶燮确实提出了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某些观点具有超前的价值,例如王夫之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无象外之道”,在认识论上对“形”(感  相似文献   

13.
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历史研究、逻辑研究、意识形态研究和价值研究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各种研究范式之间彼此交织,相辅相成.为促进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上水平、上层次,从而推动政治学科的发展和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研究者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评与介、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史与论的多重基础上对政治思想史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斐在1956年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后,“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人类学术语对中国当下的学术格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了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学科互渗.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的理论思路即按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来展开.葛兆光早年研究道家与禅宗,侧重上层文人士大夫,随着研究深入,视野开拓,目光也就转向了民间文化.道教与佛教不只在上层精英文化中传播,更在基层民间代代传承.而过去的研究者只看到从精英到民间的过程,强调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渗透.而自从接受人类学的概念后,葛兆光承认大传统与小传统问题是他在整理中国思想史过程中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荀学研究在先秦思想史乃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5年来的荀学研究领域广泛、角度新颖、方法独特、成果颇丰.一方面,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性论和荀学的总体研究等传统课题得到了新的阐发;另一方面,生态思想、美学思想、民俗思想、心理学思想、社会管理思想和养生思想等新领域得到了开辟.  相似文献   

16.
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通过对大量史实的科学分析,雄辩地指出,思想统一,儒学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仁爱宽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产生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中国现在的政治局势和思想传统,都是秦汉时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因此,要研究现代的中国,需要研究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思想。该书对秦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如书中介绍并分析了《吕氏春秋》的人生思想、《学记》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化论等。该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对中国教育史研究者也具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职业教育在中国形成较晚,有关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因单一化和简单移植倾向而备受诟病。业内研究者指出,那种以“应用”为目的、倾斜于国外理念而自我否定的取向,格式化的研究方式,形式化地追逐先进经验与模式并期以迅速地在国内施用的心态等,导致了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困境:脱离于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成为一种模糊愿景;隔绝于发达国家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条件,名目繁多的模式、经验的本土化实践不断遭遇尴尬。要改变这一状态,同时使职业教育研究保持必要的张力,有必要认真探讨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众多.国内学者对影响实效性的因素和增强实效性的对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但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创新不足、实践缺乏等问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可以分为外解和内释两种类型.然而这两种研究视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实然困境和理论症结,因而难以适应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多种视域交叉融合中积极探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支撑当代人精神家园的“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两晋时期,描写乐器、舞蹈、歌唱等的音乐赋创作繁盛.多数的音乐赋在音乐的道德教化与审美趣味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脱离传统“乐教”思想的现象,虽然在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新声顺变”的倾向,但从音乐赋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音乐社会功能的倾向可以看出,儒家的礼乐教化传统仍然在顽强地延续,重视音乐教化作用与政治功能的文化传统不会因为两晋文化“缺乏崇高精神”而轻易中断,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