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系列理念无一不是在强调地理学习的实用价值,强调地理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注意知识背后的生活意义。回归生活就是强调地理课堂的教与学要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联系,在联系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此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地理课程的性质以及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让学生理解地理,感受地理。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会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教学必须体现“生活性”,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学到对其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其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要改变教学行为就必须先要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因为它是我们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蓝图。  相似文献   

5.
李桦 《地理教育》2013,(Z1):40-41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转变地理教学观念,重视师生主体发展转变学生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要承认个体差异,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和体验。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 ,才有无穷的地理资源可供开掘 ,学生学习地理才有兴趣。地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地理课程改革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新健康向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地理作为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日益深入,地理教学所承载的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等功能也愈加显得重要起来。为此,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以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强调的重要理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按照地理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地理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所以,  相似文献   

11.
黄帅 《地理教育》2015,(Z2):7-8
地震灾害不可阻止,但人类可以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对策减轻其影响。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重视培养学生在地震等灾害突发时的生存技能、提高其应变心理素质和能力是题中之义。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生活品  相似文献   

12.
地理新课标中提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那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而且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呢?笔者认为,实施开放式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地理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一、开放式观念协同教学  相似文献   

13.
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构建开放式地理教学,教师要努力开放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设法引导学生思维开放,但需把握好开放的度;要充分开放渠道,不断丰富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要求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地理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有效的课外活动可以通过实践和地理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促进地理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内涵,其内容广泛.涉及人文、环保、经济、社会以及天文气候等各个领域。在构建学生知识框架、培育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设置坐标、把握方向。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其基本教改理念就是:地理教学的实用性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法取向.由此构成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程的三维坐标.一、以培养地理能力为本的教学实用性价值取向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生忠 《考试周刊》2014,(29):132-133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基本理念,怎样在高考中体现,如何在教学中具体实施,是地理教学者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同时要求“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简而言之,地理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实施开放式教学,本文试探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平时教学中,如何使地理课堂更具生活化,如何让生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搭建平台呢?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我们正是在与大自然长期和谐相处中,形成了一幅幅富有特色的生活画卷。而大  相似文献   

19.
李靖 《考试周刊》2013,(10):127-127
<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重大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0.
贺莹 《考试周刊》2014,(92):139-139
<正>初中地理学科本身以其特有的学科体系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特色,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地理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智力、情感态度及个性、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用教材土壤孕育人文素养的种子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教材有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