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前 《考试周刊》2011,(61):90-90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教轻学,加班加点,实施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广泛存在。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变苦学为好学、会学,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上,人们总习惯提倡一个"苦"字.以"勤学苦练""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言给人以教诲,以"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给人以楷模,仿佛非苦不是学习,非苦无以成才。于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便出现了。久而久之,学生厌学的情绪增长了,聪明被压抑了,灵感被抹杀了,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失败?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效果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已相当普遍,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职业学校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互助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将这种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进行尝试是解决学生厌学的一个途径。本文试着探索"互助式学习"在职教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刘俐 《甘肃教育》2001,(4):28-29
一、注重心理环境,创设和谐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然而遇到教师乐教、学生厌学这一棘手的问题怎么办 ?要弄清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本身的性质还是教师教育态度造成的。要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从消除引起学生厌学心理的不良因素入手。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表情语言和体态语言,面带笑容,环视全体学生,把微笑带给每一个学生。切忌语言粗俗乏味,应使用文明礼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扫除学生怕老师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学生长时间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尊重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完成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决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能够锻炼和培养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面对学生厌学和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教师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创设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情境,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去主动地参与学习,尽而提高我们的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文莹 《成才之路》2010,(18):29-2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厌学和抵制的心态,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和情境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地学习,正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层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数学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爱学、乐学的心理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多年来我们都以这样的观点来教育学生,要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快乐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丁柏林 《考试周刊》2012,(40):76-77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不"听话"的学生是患了"多动症"。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日积月累,延误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罗志龙 《教师》2011,(4):31-31
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里,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的更高境界是"高效",它的对立面是"低效"或"无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乐学思想定义为":从学生乐于学习的角度,研究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思想体系。"其实",乐学"就是学生乐于学习,但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主要从学生"厌学"是由哪几方面因素造成的和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两方面来阐述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英语。我认为,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已失去了自信心。所以,只有重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才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根本。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善待学生是与人为善,诲人不倦。有些学生属于班里学习较差、很少得到老师表扬的,有些甚至经常招来老师的挖苦,他们大多数有很强的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心不在焉,不发言也不学习,思想在别的地方“漂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原谅他们,并努力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5.
赖道瑾 《广西教育》2014,(21):51-52
"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它能有效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它贯穿四个基本流程,即: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那么,如何在"生本"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呢?一、优化新授过程,营造创新机会新授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潜心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新授过程,积极营造创新机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韵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故有其严肃、枯燥的一面,如照本宣科,则必然出现"听者昏昏"的局面,让学生在这种"闷课"下失去学习兴趣。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乐"。但这种乐不仅仅是逗乐,具体到语文教学而言,这应该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实质的一步步的思维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有苦也有乐,甚至先苦后乐。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使学生弄清语文与社会的关系,应该逐步理解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可以通过语文表现出来。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并且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自主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苦到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学生能力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知识的扩充,更离不开思维的进步.学生不仅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还要"会学"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思维触发点是"会学"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巧宁 《考试周刊》2011,(19):120-121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厌学、苦学;教师厌教、苦教。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来组织自己的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作者探讨了在生本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应掌握的一些课堂教学技巧和艺术,以达成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