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懵懵懂懂地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教育之路.作为新教师,最大的困难是角色的转换与定位,一方面尚未摆脱学生的稚气,另一方面却要以教师的身份走进校园、踏上讲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还记得开学的第一周,学校聘请的教学专家第一次听了我的课后,说了一句“你还没有入门!”听后,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怎么办?难道要放弃吗?就在我踌躇不前时,学校领导、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包罗万象的学科,教语文是最辛苦劳碌的。然而语文又是最具人性的学科,教语文最能感受人间冷暖;语文也是最美的学科,教语文最具美感享受。于是,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辛苦之中有着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享受为人师、为人友的快乐;有着与文本的触摸对话,享受在文学殿堂徜徉的愉悦。语文让我更睿智,让我更有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要担负起美育教育的使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美的资源,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通过学习语文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认为,小学语文是文字教学,初中语文是文章教学,高中语文是文学教学,大学语文是文化教学。更有一些一线教师矫枉过正,孤立地看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视人文精神、诗意感性为"洪水猛兽",陷入改革非此即彼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5.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多少年来,站在讲台上,自以为是地认为教师这个角色赋予了我教育学生的权力,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相似文献   

7.
语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提高语教学效益是语教学的生命。效益高低与否,与语教学工作不无关系,也是语教学如何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语教学要讲究效益。“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精辟见解,被愈来愈多的语教学工作所接收。他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受益,提倡学生自学,提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彻底废除教师独霸讲台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包含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人史青就很有自信,他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灵魂工程,是教师的用语言对学生心灵的撞击,因此,任何教师都应该具有语言素养。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导力量语文老师,他们语言文字优劣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所在学校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好坏。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全过程,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明确语文教育定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上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建构语文教育范式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之需,而且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应然追求,更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实然愿景。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应遵循理论性、实践性、结构性以及普适性等原则。从语文教育的整体考察,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可以基于一种“线性”逻辑,即语文教育“从哪里走”、“如何走”、“走到哪里去”。据此,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基点,“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点。  相似文献   

12.
建构语文教育范式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之需,而且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应然追求,更是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实然愿景。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应遵循理论性、实践性、结构性以及普适性等原则。从语文教育的整体考察,语文教育范式的建构可以基于一种"线性"逻辑,即语文教育"从哪里走"、"如何走"、"走到哪里去"。据此,所建构的语文教育范式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基点,"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途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点。  相似文献   

13.
陈赣 《现代教学》2007,(12):22-22
很大程度上,语文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语文三者生命之间的对话。正是三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碰撞,才能达到生命教育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文学教育的理念和操作,而在阅读教学理论教学研究中,文学教育也被普遍忽视。在小学,文学教育的功用还是没有被真正的认识和重视。文学教育本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的题中之义,它客观上的缺失,不仅使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语言教育变得片面,而且极大地削弱了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另一个方面的健全的人的品性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应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极具思想内涵,语文教育必须要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情感的言语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和独特的学科特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触及情感的神经,在语言、人物、故事中领悟人生的大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起健康的人格。一、语文课堂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最好的阵地,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6.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也就必然包含着美育任务的完成.授课是教师和学生实现交流的极为重要的结合点,要想实现语文课的美育功能就不能不重视教师的授课艺术.  相似文献   

17.
黄银天 《现代语文》2005,(12):72-72
在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哪些语文活动能让学生难以忘怀?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笔者认为,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有如下举措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工具,需不断改革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它的改革不能超出民族文化本质所能存在的限度.语文教育是借助语言文字使人在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推动文化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19.
卓宝琴 《考试周刊》2011,(71):51-51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语文素养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识、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它的养成特点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关键之处在于加强阅读教育,指导学生开启一扇扇文化的窗口,与睿智的大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由初中调到高中的教师,作为一个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师,我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中职《语文》,而是普高《语文》(人教版)。开始审视教本的时候,内心便闪过一个念头:这上面怎么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还有行书书写的《琵琶行》节选?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又查看了其他几册教本,封面都是《清明上河图》(只画面不同)和不同字体、不同内容的书法艺术。于是便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高中的语文将不同于初中,其中将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它可能涵盖了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