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何以吸引人 ?贯彻激励性原则便是法宝之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乐学”、“会学”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实质 ,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因此 ,实施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实践证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一、激励学中质疑质疑可以激起智慧的火花。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漫不经心 ,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 ;而敢于质疑问难 ,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那么 ,…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乐学”、“会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   一、目标激励,学中质疑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激励作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依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  相似文献   

3.
杨兴农 《中小学电教》2011,(12):150-150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外,对学生实施“适应学生起点,激励进步”为特点的鼓励性评价,这对激发、形成学生的学习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发展个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在要求.又是搞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在课堂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管理手段的总称。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它是指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的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得到主动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激励教育是挖潜启智实施素质教育的金钥匙。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创设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参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作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贯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我们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营造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参与、激励评价、增强信心等途径去引导。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研究的努力目标是“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素质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上。中学数学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能力。那么素质教育如何走进课堂?今天,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金钥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素质教育理论看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生动、主动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用现代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摆正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地位 ,把讲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认知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变“被动”为“主动” ,变“厌学”为“乐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这也是激励教育的实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期望是激励教育的四个要素 ,也是实施激…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途径(方式)灵活多样,归纳起来,以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最终标志。就中学政治教育而言,实施素质教育关键的切入点是“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认知结构,加强学习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11.
“成功教育”是一种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它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运用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它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地面对挫折,而且可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需施于积极的期望、讲求正确的方法、给予学生于充分的展示机会,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把握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具体到学校教育,“激励”就是调动学生的向上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信心,激发对知识的求知欲,使素质教育得到进—步深化。现阶段在中学生物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教学想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学会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激励教学法具有很重的意义。近几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应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诸学科中,英语恐怕是学生感觉难学,其成绩难以提高的一门功课了。许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信心不足。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我认为,激励艺术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高级手段,英语素质教育尤需激励艺术。  相似文献   

14.
沈小枫 《教书育人》2000,(13):16-18
“培养造就21世纪新型人才,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设计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促动他们主动发言、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进一步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起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区别对待,量力施教;不但要无私地热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6.
<正>赏识教育是重要的一门教育艺术,既需要教师充分展现自我的人格魅力,同时又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实施赏识教育,使学生受到肯定和激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英语素养,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受到激励,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邵华 《教书育人》2000,(7):21-22
一、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教育思想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它要求教师解放思想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以适应 2 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首先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树立学生主体观。“应试教育”下的教学 ,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师“一言堂 ,满堂灌。”只注重教师如何教 ,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 ,因而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 ,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其次 ,素…  相似文献   

18.
浅谈激励教育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励教育法以激发、激励、勉励为原则,采取一定措施如激发兴趣、提示愿望、给予奖励或荣誉、提供方法或方便条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一、激励教育法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中,心理素质居于核心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正常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这…  相似文献   

19.
吴正薇 《成才之路》2009,(15):99-99
快乐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氛围、引导探索,学生则乐在其中;注重实践、激励评价,学生则乐在其后。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功能由应试教育的只重视“鉴定功能”转向重视“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并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