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感是一种敏感性直觉,具有直接性、偶然性、不可靠性、或然性等特征。在课堂上需要激发并积极捕捉这种直觉,让数感成为一种稳定的、可以外显的思考性表征。挖掘与课本素材相关联的知识外延,对课本素材进行补充、优化、重构,力求使隐性的数感外显——看得见、说得出,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历史观已经具有了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直觉认识。亚里士多德历史进步的发展感体现在他的社会起源学说中,建立在“形式质料说”和“目的论”之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数感的一些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数感的涵义.数感是人们在认识和理解数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属于"直觉"范畴.数感本身有层次之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数感的一些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数感的涵义。数感是人们在认识和理解数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属于“直觉”范畴。数感本身有层次之分。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都不是很充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数感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学中数与数的关系有一种良好的直觉,也就是指的一种直觉思维。学生培养数感,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完成数学题目等。培养学生数感,能够让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大胆进行推测,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方式,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是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认数和建立数概念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强化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物感"说,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为哲学基础,包容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主客体的对待关系,在创作上通于"比兴"手法,而在创作主体条件上,则要求做到"虚静"和"静观",保持创作心态对现实的超越性。在文学理论上,"物感"说具有丰富的心理和情感内容。艺术直觉是其思维的形式,作家感物生情,具有悲感和喜感两种趋向,但艺术情感常以悲为美,抒发悲愤情感的作品,常常更具有美感魅力。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直觉。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也不是靠一堂课、一个单元的训练就能培养起来的,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实践和感知后逐步形成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知、发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需要用数学的方式方法去思考、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因而,学习用数来概括表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能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是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良好的数感建立能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和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季彬 《广西教育》2014,(13):37-37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及数量关系的态度与意识,简单说是感觉,深层说是感悟。正如球员要有球感、歌手要有乐感、演讲要有语感一样,数感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重要的数学素养。在教学时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认识数,把握数量关系,进行合理的估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