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它的内容、主旨、形式、格律等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琵琶记》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张婷婷 《文教资料》2008,16(16):7-9
本文试从悲剧冲突的性质和结构出发,结合中西方悲剧的特征分析,引出对<琵>剧中隐含的悲剧主题意旨的探讨.全剧的核心冲突关乎两股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独特的双线并行和主副线交替的结构布局,收到层层推进冲突的良好效果;貌似"大团圆"的结尾,实际上呈现出冲突的不可解决和痛苦的绵延不尽.通过以上几点的评论.客观展示<琵琶记>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4.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5.
6.
陈霄 《文教资料》2009,(25):89-91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在保持赵五娘原有形象的基础上,作者试图将蔡伯喈改写为"全忠全孝"的人物,从而起到"子孝共妻贤"的劝化作用.然而,由于<琵琶记>在角色设置与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局限,蔡伯喈等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分裂,情节上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从赵五娘一线看,<琵琶记>是一本杰出的苦戏;从蔡伯喈一线看,<琵琶记>则是一本蹩脚的翻案戏.  相似文献   

7.
《琵琶记》是南戏经典剧作,历代对它的评价颇高,被冠之以"曲祖"之称。在用韵、格律、宫调等音律方面,明清文人学士对《琵琶记》褒贬不一,曲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并推动了明清戏曲理论的发展,《琵琶记》对戏曲音律理论的最终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恒 《现代语文》2005,(1):72-74
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最早将其搬上戏剧舞台的是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叙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之事,意在批判书生发迹变泰之后抛亲弃妻的负心之举.而高明<琵琶记>的高明之处则在于没有将蔡家的悲剧简单地归之于文人负心,而是通过"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大"的事实,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科举,谴责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揭示了悲剧背后的社会根源.但是,作者却给它安上了一夫两妻、满门旌奖的"大团圆"尾巴.从"书馆悲逢"之后,<琵琶记>的悲剧色彩和批判笔调急转直下,一步步朝着喜剧的方向发展."贤惠"的牛小姐"几言谏父",牛丞相幡然省悟并派人去迎接伯喈家眷.五娘只身进京寻夫,并与牛小姐巧逢继而又与伯喈团圆,二女一夫回乡守孝,活着的和死去的全都获得封赠.在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团圆中,让观众心满意足地离开剧场.本是"人生难遇欢时节,世路无门行转蹶"的悲剧,为何偏偏要以"大团圆"作结呢?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窥见端倪:一是作者自身经历的复杂性与思想的局限性;二是"中和"哲学思想的渗透;三是当时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伯皆》(简称锦本《琵琶记》)是现知刻印年代最早的《琵琶记》版本,插图形式为上图下文全像式,插图风格古朴,呈现出明代早期建安版画的风貌。戏曲插图是一种阅读提示,体现插图作者对文本的诠释和理解。锦本《琵琶记》的插图在表现形式上有类型化的特征。从插图与文本的关系来看,锦本《琵琶记》的插图可以分为照搬原文型、强调渲染型、主观臆想型、景物象征型和错误疏漏型等五个形态。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成熟较早的叙事文体,史传对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史传的实录精神对干宝辑录《搜神记》的态度影响较大。实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干宝对材料的处理上,还在于他采用了史传常用的全知视角。其次,史官"究天人之际"的创作目标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干宝不仅仅对神异的事件进行记录,而是立足于现实,力图解释这些事件与历史兴废的关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再次,史家"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也对《搜神记》有着影响。最后,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干预、语言简洁等史传叙事笔法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琵琶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蔡伯喈形象,这个形象有着二重性格,是聪明与无能、善良与软弱和仁爱与势利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2.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轻拢慢撚抹复挑"涉及了当时琵琶的弹奏方法.它引出了今天学者们观点迥异的解释.全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拢、撚、抹、挑分别是唐代琵琶左手和右手的演奏技法术语:拢与撚,是左手指按弦与揉弦的动作;抹与挑在唐代的四弦琵琶上是右手的拨奏动作.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黔东南南部的广大侗族地区,普遍有用琵琶伴随歌唱的传统。黎平洪州琵琶歌即属于侗族琵琶歌的一种,它在侗乡流传600余年。由于洪州琵琶歌的演唱方法独特,男、女生自始至终均以假声演唱,使其在南部侗族地区众多琵琶歌演唱中独树一帜。通过对平架村进行实地探访,对琵琶制作及演唱特点等进行了考查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琵琶的美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在于风格性技法的精准把握.琵琶曲《陈杏元和番》正是这样一首带有标志性风格性技法且辨识度极高,流传面甚广的“河南风格”的作品,其基本表现为音高的游移(即微升Fa和微降Si)、以及音色、力度的相应变化,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腔韵风格.乐曲中所体现出的风格性技法,诸如独具魅力的吟弦、滑音等左手演奏技法独特的处理方式:“快而大”的“吟”;“拉吟”相结合;扳;下滑音伴以吟弦;两个“吟”中介入下滑等,无一不是为其独特的腔韵风格服务.因此,精准把握风格性技法以及“度”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神秘的民间传说是吴真人和妈祖信仰的要素之一,又是其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有关吴真人和妈祖信仰传说的比较研究,发现两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又指出两种传说的交叉及在清初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代中日两国琵琶的制作材料、演奏技法、定弦与音域等方面的比较,剖析出日本琵琶本土化保存发展的文化因素.琵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一千多年的保存与发展,在日本扎根成长,具有了不可忽视的本土化的地域性、崇古性、民族性等文化因素,使得这一乐器显示了日本本土化保存与发展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刘天华先生的琵琶作品《虚籁》的学习,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国乐所处的环境危机和发展矛盾入手,探讨作者所表达的乐思到创作中所体现的辩证关系,探讨其对当今民族音乐,国乐继承和发展所起到的教育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琵琶行》是白居易极负盛名的诗歌。历来被人传诵不已。在戏曲界中,被多次改编。其中马致远的《青衫泪》摒弃了白居易的主题,塑造了一个敢于争取幸福的琵琶女形象。蒋士铨的《四弦秋》则忠于原著,真正演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塑造。对琵琶女形象的不同改编,体现了作者不同的人生设计,抒发不同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